拍品專文
陳瑞獻是一位難能可貴的自學畫家、詩人、小說家、雕塑家、書法家以及服裝設計師,可謂為一多才多藝、跨領域的藝術家。他曾獲得國內外多項獎項與殊榮,包括1987年的新加坡文化獎章。身為一位虔誠的佛教徒,陳瑞獻對於東方藝術、哲學、文學與宗教有特殊的情感,在新加坡法國大使館工作的經驗同時讓他對西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理解。箇中有趣之處在於,首先發覺其藝術才華表現的是在地的法籍藝術社區,他們也給與陳瑞獻雅加達法國學院聯絡人的頭銜,主要處理藝術學院相關事務。
此件拍品《熊貓》創作於1993年,媒材為水墨宣紙,畫面滿布黑、白、深綠色調,呈現出陳瑞獻深厚的東方藝術與書法素養。除此之外,畫布上粗鄙與細筆間的交融調和,亦暗示他對如何以輕重力道之筆達成和諧基調的重視。然而,「熊貓身處靜謐竹林」如此傳統甚至為普及的東方藝術題材,在藝術家無數橫向與直線交錯的用筆下,以及明暗對比產生的畫面縱深感中,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現代感與異國情調。在汲取東方傳統水墨畫用色的同時,陳瑞獻也融會貫通其國際化的視野,並將自身從東西方既定的成規與限制中釋放。誠如藝術家所言:「對我而言,創作是為了探討自由意識的功能。」陳瑞獻的畫布不僅是展現其自由意志與筆法技巧的舞台,更是其世界觀與寬廣心胸的最佳例證。
此件拍品《熊貓》創作於1993年,媒材為水墨宣紙,畫面滿布黑、白、深綠色調,呈現出陳瑞獻深厚的東方藝術與書法素養。除此之外,畫布上粗鄙與細筆間的交融調和,亦暗示他對如何以輕重力道之筆達成和諧基調的重視。然而,「熊貓身處靜謐竹林」如此傳統甚至為普及的東方藝術題材,在藝術家無數橫向與直線交錯的用筆下,以及明暗對比產生的畫面縱深感中,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現代感與異國情調。在汲取東方傳統水墨畫用色的同時,陳瑞獻也融會貫通其國際化的視野,並將自身從東西方既定的成規與限制中釋放。誠如藝術家所言:「對我而言,創作是為了探討自由意識的功能。」陳瑞獻的畫布不僅是展現其自由意志與筆法技巧的舞台,更是其世界觀與寬廣心胸的最佳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