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李聖子是韓國現代抽象繪畫的開拓者,自1951年抵達巴黎後便不斷學習歐洲多種繪畫風格,包括當時巴黎興起的非形象藝術,並迅速樹立了自己的風格。她的作品充滿著女性特質,畫面兼具詩意及感性。
《無題》 (拍品編號403) 創作於1958年,此時正是「母親與地球」系列作品的發展初期,成功經歷了由具象繪畫過渡到抽象的轉型時期。畫布上的原色系帶有藝術家自身的民族性色彩,讓人聯想起韓國傳統衣裳的彩緞颜色,同樣也是到受陰陽五行思想影響。
《自然的震顫》 (拍品編號 402) 獨到的構圖形式使畫面呈現嶄新的視覺體驗。作品以更多象徵宇宙符號的幾何形狀與嚴謹的線條繼續探索母親與地球的主題,這些符碼是李聖子獨特的藝術語言,可解讀為能超越時間及國籍的界線。
《黎明時分的星》(拍品編號 401)以細膩醇熟的筆觸塑造出色層錯綜重疊的效果,重複性的矩形圖案、圓點和線條的交織仿佛是樹林的年輪象徵,詮釋了土地的生命能量。每一道筆觸都傳達著她對三名被迫分隔兩地的兒子之無盡思念。而得到的成品,除了細膩的油彩質感,還包含了創作者對素材最縝密的審視。
《無題》 (拍品編號403) 創作於1958年,此時正是「母親與地球」系列作品的發展初期,成功經歷了由具象繪畫過渡到抽象的轉型時期。畫布上的原色系帶有藝術家自身的民族性色彩,讓人聯想起韓國傳統衣裳的彩緞颜色,同樣也是到受陰陽五行思想影響。
《自然的震顫》 (拍品編號 402) 獨到的構圖形式使畫面呈現嶄新的視覺體驗。作品以更多象徵宇宙符號的幾何形狀與嚴謹的線條繼續探索母親與地球的主題,這些符碼是李聖子獨特的藝術語言,可解讀為能超越時間及國籍的界線。
《黎明時分的星》(拍品編號 401)以細膩醇熟的筆觸塑造出色層錯綜重疊的效果,重複性的矩形圖案、圓點和線條的交織仿佛是樹林的年輪象徵,詮釋了土地的生命能量。每一道筆觸都傳達著她對三名被迫分隔兩地的兒子之無盡思念。而得到的成品,除了細膩的油彩質感,還包含了創作者對素材最縝密的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