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旅居法國的華人藝術家曾海文在開創水墨畫的新面貌,以至 促進中國水墨在西方藝壇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曾氏發揮 水墨在當代環境中的潛力,使之成為其中一種表達情感的國 際的語言。
創新的筆觸和繪畫格式是曾海文為表達個人情感而創作的。 二聯作的中軸線成了他的符號。曾氏水墨畫的形體與別不 同,是一個前衛的突破。這個固定的紙板成了他熟悉的載 體,而如何在統一的畫面上,產生多變的構圖就是一個挑 戰。
曾氏創作時沒有刻意把二張紙版黏合,他容許筆墨自由的過 度,那管是不盡完美的接合。他追求創作時一瞬間的表達, 畫作都是他內心的潛意識世界的展示。三幅《無題》作品(拍 品編號574、拍品編號575 及 拍品編號576)自由的筆觸、弧 線是他向外界溝通他這個私密世界的元素。短促的筆觸則展 現了混沌;直線展現了規則。曾氏的畫作展現天人合一、物 我一體及心與道冥的中國哲學思想的精義,呈現一個玄冥之境。
曾海文的肖像畫都是他對友人的心像。曾氏擁抱世界,不斷 地遊歷、探尋未知的世界。他以真誠廣結善緣,《男與女》 (拍品編號577) 表現了曾氏對人物特徵的捕捉,在自如的筆觸 下描繪出人物的神髓。
1 戴浩石專訪曾海文。訪問內容原刊於曾海文展覽的場刊中。是次展覽在 1983年於法國坎培爾美術館(Musée des Beaux-arts de Quimper)首 度舉行,並於1984年在法國維特雷城堡博物館(Musée du Château de Vitré)再次展出。
創新的筆觸和繪畫格式是曾海文為表達個人情感而創作的。 二聯作的中軸線成了他的符號。曾氏水墨畫的形體與別不 同,是一個前衛的突破。這個固定的紙板成了他熟悉的載 體,而如何在統一的畫面上,產生多變的構圖就是一個挑 戰。
曾氏創作時沒有刻意把二張紙版黏合,他容許筆墨自由的過 度,那管是不盡完美的接合。他追求創作時一瞬間的表達, 畫作都是他內心的潛意識世界的展示。三幅《無題》作品(拍 品編號574、拍品編號575 及 拍品編號576)自由的筆觸、弧 線是他向外界溝通他這個私密世界的元素。短促的筆觸則展 現了混沌;直線展現了規則。曾氏的畫作展現天人合一、物 我一體及心與道冥的中國哲學思想的精義,呈現一個玄冥之境。
曾海文的肖像畫都是他對友人的心像。曾氏擁抱世界,不斷 地遊歷、探尋未知的世界。他以真誠廣結善緣,《男與女》 (拍品編號577) 表現了曾氏對人物特徵的捕捉,在自如的筆觸 下描繪出人物的神髓。
1 戴浩石專訪曾海文。訪問內容原刊於曾海文展覽的場刊中。是次展覽在 1983年於法國坎培爾美術館(Musée des Beaux-arts de Quimper)首 度舉行,並於1984年在法國維特雷城堡博物館(Musée du Château de Vitré)再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