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比利時 私人收藏

拍品專文

沙耆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曾師從徐悲鴻、劉海栗及 林風眠。在徐悲鴻的穿針引線下,於1937年遠赴比利時皇家 美術學院深造。1940年代,從比利時皇家學院取得金質獎章 畢業的沙耆,作為職業畫家留在比利時繼續追求他的藝術夢 想。其具有古典韻味的構圖、簡潔肆意的筆觸、以及對色彩 的熟稔掌握,深深觸動了當時的歐洲藝壇,使一眾畫廊對他 讚譽有加。沙耆的繪畫才華橫溢,對各種題材皆揮灑自如, 本次拍賣呈獻的三幅作品,涵蓋了人像、靜物、風景等三大 主要繪畫題材。 作於1940年的《仰躺的裸女》(拍品編號578) 中,沈穩的構 圖以及寧靜的暖暗褐色調顯露出法拉蒙畫派的影響。《靜物構圖》(拍品編號579) 中的光影與材質變化更是媲美法拉蒙 派靜物畫的幽靜細膩的意蘊。畫中所繪中式傢具、配件、錦 緞檯布,則反應了藝術家成長背後深厚的東方審美與文化內 涵。然而沙耆在把握住古典主義觸人心絃的格調同時,卻跳 出了寫實的框架,以印象派自由不羈的筆觸,使堆疊的顏料 成為了個人情緒流轉的出口。時值現代藝術表現主義大潮席 捲,沙耆在旅歐過程中逐漸融入西方主流社會,將身邊生活 的、自然的、人文的主題融入自己的畫作,在朦朧的光影中 捕捉轉瞬即逝的世間百態。《巴黎場景》 (拍品編號580) 即 是以靈動準確的人物形象與斑斕流暢的色彩協調,勾勒出城 市五光十色的氣韻。這一批創作於比利時時期的作品在展現 沙耆不凡氣質與驚世才華的同時,顯露出他將古典主義為框 架,將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充分融入的藝術思路,成為了塑 造他日後作品的獨特氣質的基石。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