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E SMIT (Indonesian, 1916-2016)
艾利‧斯密特

在寺廟同工合作

細節
艾利‧斯密特
艾利‧斯密特
在寺廟同工合作
油彩 畫布
70.5 x 96 cm. (27 3/4 x 37 3/4 in.)
1992年作
款識: Arie Smit 1992 (左下)
來源
印尼 私人收藏
出版
2002年《充滿活力的艾利‧斯密特》Amir Sidhartha著 Hexart 出版 雅加達 印尼 (圖版,第1.10, 4.323頁)

拍品專文

艾利・斯密特作品回顧 — 紀念艾利・斯密特(1916-2016)

「我熱愛日復一日灑遍峇里島這片熱帶土地的陽光,到處映
襯各種各樣的顏色。我決定,我一定要創作出五顏六色的
畫。」—艾利・斯密特


在艾利・斯密特歲誕辰之際,為表彰這位畫家的生活和工作,佳
士得隆重推介他藝術生涯中生動地描繪峇里島的一組精選代表
作,那里是他的第二故鄉和主要藝術靈感來源。出生於荷蘭的
印尼藝術家艾利・斯密特第一次聽說峇里島時,是從同學講述的
迷人故事中了解到這是個遍地都是奇觀的島嶼。他由於後來從
事的平版印刷工作,來到荷蘭殖民時期的印尼。他深深迷上了
峇里島人民和景觀,在他眼裡這就像田園詩般且未受干擾的文
化。他願意將峇里島當成他餘生的家,也在這里孜孜不倦地淬
練和完善他的藝術創作。

斯密特致力於捕捉峇里島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熱帶區域蒼翠
繁茂的景觀,還有廢墟和寺廟的獨特古建築。通過印象派畫風
的筆觸和生動的色彩搭配,斯密特的作品證明了他對峇里島的
熱愛,以及他通過藝術萃取和表達感受的藝術功力。

《峇里島風景》體現了斯密特的平版印刷技巧,他用簡潔的線
條描繪出畫作中的元素,同時營造出深度使主體成為畫作的焦
點。《寺廟》和《青光在大門》(則反映出他畫風演變的關鍵
階段,體現了他對通過在畫作上疊加層層的生動顏色實現不同
光線效果的興趣。自20世紀60年代起,斯密特的藝術手法扎
根於用不同的關鍵符號和圖案,創作想像力豐富的拼貼畫,然
後將這些符號和圖案重新組合成不同的畫作。斯密特會在場景
現場素描出各個主體,同時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點選擇或去除元
素。《在寺廟同工合作》、《夜景》、《夜晚回歸》和《峇里
寺廟》都是斯密特風格更加成熟且對於光線敏感入微的作品。
他顯著的多彩點畫風格形成具有表現力的圖案,突顯深度感並
通過每一幅作品營造不同的氛圍。《劍蘭》是斯密特全部作品
中極為傑出的一幅,體現了他出色的藝術功力和對這種峇里
島當地花卉的細緻觀察。採用清淡柔和色調和近距離視角的作
品,是他早期作品的標誌。如同創作《劍蘭》一樣,花時間詳
細研究和細緻描繪峇里島上的動植物,令斯密特在後來能夠形
成自己獨特的抽象風格和構圖,這為他奠定了印尼現代藝術大
師的不朽名望。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