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瓶盤口,長頸,折肩,直筒腹,淺圈足。內外施青釉,胎骨稍厚。頸部兩側置鳳耳。
此器形制因似造紙打漿所用槌具,亦稱紙槌瓶,為宋代常見的瓶形,而於瓶頸兩側附貼雙耳,則為南宋龍泉窯所特有,見鳳耳及魚耳兩種。除了清宮舊藏數例,此造型亦深受日本藏家所青睞,稱之為砧形瓶。東京根津美術館2010年舉辦《南宋の青磁》展覽中,曾展出多件日本知名收藏的龍泉鳳耳或魚耳瓶,見展覽圖錄17-25號。其中一件藏於京都常盤山文庫的例子與此器甚為相似,高度亦相仿(高 27.5 公分),見圖版20號。
此器形制因似造紙打漿所用槌具,亦稱紙槌瓶,為宋代常見的瓶形,而於瓶頸兩側附貼雙耳,則為南宋龍泉窯所特有,見鳳耳及魚耳兩種。除了清宮舊藏數例,此造型亦深受日本藏家所青睞,稱之為砧形瓶。東京根津美術館2010年舉辦《南宋の青磁》展覽中,曾展出多件日本知名收藏的龍泉鳳耳或魚耳瓶,見展覽圖錄17-25號。其中一件藏於京都常盤山文庫的例子與此器甚為相似,高度亦相仿(高 27.5 公分),見圖版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