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鈞瓷造型獨特、釉色奇幻,是宋瓷中最引人入勝的品種,與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齊名,合稱宋代五大名窯。宋金時期鈞窯窯址集中於今日河南省禹州、汝州兩地,而其實際分佈更加廣泛,只是取禹縣神垕鎮鈞台窯這一典型窯址來命名。鈞窯的一大貢獻為紫紅斑裝飾的運用,那是入窯前在釉面上加入氧化銅所得到的效果。在紫斑之中,往往出現自然的顏色變化,最明顯的是其中出現的小片綠色。這些綠斑是由於高濃度銅積聚,冷却時二次氧化而成的,這為艷麗奇幻的紫紅斑添加了生動的意趣。
內外皆施紫斑的鈞窯盤是鈞窯中難得的名品。近似的鈞窯盤可參照故宮博物院藏兩例,載於1996年出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兩宋瓷器(上)》,編號226及230;2012年11月28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的一例,拍品2276號;以及倫敦埃斯肯納齊2015 年11月《Principal wares of the Song period from a private collection》展售一例,編號17。
內外皆施紫斑的鈞窯盤是鈞窯中難得的名品。近似的鈞窯盤可參照故宮博物院藏兩例,載於1996年出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兩宋瓷器(上)》,編號226及230;2012年11月28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的一例,拍品2276號;以及倫敦埃斯肯納齊2015 年11月《Principal wares of the Song period from a private collection》展售一例,編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