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巴黎札記
「1988年10月,西武社長山崎光雄先生向我提出了建議:明年此時,我們將在東京舉辦巴黎博覽會,想請你畫一批巴黎風景作為展題參展,先請您和夫人去一趟巴黎,尊意如何?山崎先生恐並未料到他這一構想深深打動了我的心弦。我年輕時在巴黎留學,如飢似渴吸取西方藝術的營養,並陶醉其間。…四十多年歲月逝去,人漸老,今以東方的眼和手,回頭來畫巴黎—新巴黎,感觸良多,豈止繪事。我接受了山崎先生的建議,於今年 (1989年)春寒料峭中抵達巴黎。…臨別前,我為懷念而稍稍回到母校美術學院…我打聽我那故去的老師,當年威望極高的蘇弗爾皮教授,尤其他經營常提醒:藝術在兩路,小路作品娛人,大路作品感人。」— 吳冠中「巴黎札記」
1989年春天,吳冠中重返巴黎,短短一個月的旅程,百感交織的吳冠中一方面愐懷昔日在巴黎留學的人、事、景,另一方面70歲的吳冠中依然充滿活力地重遊景點,包括:凡爾賽宮、蒙馬特、盧浮宮、楓丹白露、巴比松。四十年後,身份雖變,但對藝術真摰的激情依舊不變。
創作於1989年的《凡爾賽皇后故居》(拍品編號 363)便是在這一趟寫生旅程後完成的。吳冠中以大寫意明快的筆觸描繪這一座於1783年為法國皇室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皇后興建的私人休憩宮所。其鄉村農舍建築與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成強烈的對比。感受一個空間,即感受空間中所傳遞的情感。為表達吳冠中個人對此環境的感受,他以東方的眼和手提取此西方建築的精髓,同時調整畫面的佈局。畫面大部份被藍天白雲和湖畔佔據,加上前景中三根幾乎垂直穿透畫面的樹幹及週邊的樹木,是吳氏加強景點和大自然關係的證據。在吳冠中筆下,凡爾賽皇后故居景色並不是舊巴黎的歷史,是明朗的新巴黎,象徵四十年來,他從巴黎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1988年10月,西武社長山崎光雄先生向我提出了建議:明年此時,我們將在東京舉辦巴黎博覽會,想請你畫一批巴黎風景作為展題參展,先請您和夫人去一趟巴黎,尊意如何?山崎先生恐並未料到他這一構想深深打動了我的心弦。我年輕時在巴黎留學,如飢似渴吸取西方藝術的營養,並陶醉其間。…四十多年歲月逝去,人漸老,今以東方的眼和手,回頭來畫巴黎—新巴黎,感觸良多,豈止繪事。我接受了山崎先生的建議,於今年 (1989年)春寒料峭中抵達巴黎。…臨別前,我為懷念而稍稍回到母校美術學院…我打聽我那故去的老師,當年威望極高的蘇弗爾皮教授,尤其他經營常提醒:藝術在兩路,小路作品娛人,大路作品感人。」— 吳冠中「巴黎札記」
1989年春天,吳冠中重返巴黎,短短一個月的旅程,百感交織的吳冠中一方面愐懷昔日在巴黎留學的人、事、景,另一方面70歲的吳冠中依然充滿活力地重遊景點,包括:凡爾賽宮、蒙馬特、盧浮宮、楓丹白露、巴比松。四十年後,身份雖變,但對藝術真摰的激情依舊不變。
創作於1989年的《凡爾賽皇后故居》(拍品編號 363)便是在這一趟寫生旅程後完成的。吳冠中以大寫意明快的筆觸描繪這一座於1783年為法國皇室路易十六的妻子瑪麗皇后興建的私人休憩宮所。其鄉村農舍建築與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成強烈的對比。感受一個空間,即感受空間中所傳遞的情感。為表達吳冠中個人對此環境的感受,他以東方的眼和手提取此西方建築的精髓,同時調整畫面的佈局。畫面大部份被藍天白雲和湖畔佔據,加上前景中三根幾乎垂直穿透畫面的樹幹及週邊的樹木,是吳氏加強景點和大自然關係的證據。在吳冠中筆下,凡爾賽皇后故居景色並不是舊巴黎的歷史,是明朗的新巴黎,象徵四十年來,他從巴黎走出了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