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席德進
席德進
海棠紅
彩墨 紙本
137.5 x 34.5 cm. (54 x 13 3/8 in.)
款識: 席德進 (左下)
鈐印: 席氏書畫; 席德進印
來源
現藏者購自藝術家本人
席德進基金會創會董事長盧聲華收藏

拍品專文

「我瞭解了台灣在夏天的色彩是如何地光輝燦爛,才知道那些樹是多麼有力,那雨後的落日雲彩帶著溫暖、柔潤,樸實的村莊、人物………,我的畫與別人不同,大概就在此了………」 ─席德進

晚年的席德進,全心全意把個人的創作與生活融入並投進山水自然間。他與友人在台灣各地進行水彩寫生,將台灣的自然山水風光與鄉土風情轉化為真摯樸實的文人畫。藝術家跟隨天光水色的變化而隨時隨地取材作畫,專注於在畫布上捕捉瞬息萬變的光影與自身當下的心境。山水是席德進反復描繪的題材之一,雖然題材重複,但取景的角度與作畫時的光線之明暗次次不同,因而每一次的寫生皆是獨一無二的創作過程。雅藏席德進多幅作品的盧聲華先生與席德進相當友好 (圖1),他們總結伴驅車至郊外寫生,山谷中天光乍現,山嵐之氣氤氳彌漫,席德進見狀為抓住瞬間,便立即展開畫架將所見景緻納入視野開始作畫。《谷關山水》(拍品編號 382) 畫面中包含著山水的萬千變化,落筆剛柔並濟,色彩濃淡有致。在層次的渲染中,觀者仿佛能看到山谷中流動的水霧與光線,既有寧靜致遠,亦有大氣磅礴。

席德進作畫喜用水彩,因材質的水性特質必須在短時間內倏忽下筆並且不二回,考驗的即是藝術家臻至成熟的繪畫技巧以及積累多時的繪畫功力。而畫面呈現如席德進所言,作品可貴之處即在於瞬間飛白快時的掃筆所表現出來的速度感以及光體的閃耀。而他在寫生時喜歡深入無人之道,有時步行荒原數時,只為尋到一個合適的角度。《七星山下》(拍品編號 384) 此作雖在用色上十分簡潔,但從畫面中嚴謹的構圖和視點角度,都可看出這是經過藝術家對此景經過反覆斟酌後的成果。畫面近景中的田路和樹木以書法運筆般的線條描繪,充滿結構與韻律的美感。席德進的繪畫非常注重書法與線條的重要性。在國立杭州藝專學畫時,他受林風眠的影響,認為對造型的精確和線條的把握乃作畫的重中之重,而書法則能體現出線條結構與造型精神的神髓。因此席德進勤練書法,將書法的勁道與溫潤的墨色暈染融合到他的水彩畫中,一如席德進形容自己的山水畫,「每一轉折都有學問在,每一頓挫都有精神在。」

而他的彩墨作品融入了油畫豐潤的色彩、水墨果斷的線條,使畫面在純淨明快的色彩中亦有凝重渾厚的底蘊。《山壑農莊》(拍品編號383) 以赭紅的沙土與青藍的遠山染出一片靜謐的景色,使用了留白這一極具傳統水墨特色的技法,加以中景的山丘農莊,虛實之間使畫面的意境深遠悠長。《古厝》(拍品編號 386) 作品則揭示了席德進對台灣古屋的著迷。他曾經言明「台灣古屋是我汲取不盡的靈感泉源,它指引我走我繪畫的道路,向藝術領域探索。」畫中線條倏筆直落,墨痕渲染來自於中國傳統繪畫的技法,這種酣暢的寫意也在席德進的花卉畫中可見。《海棠紅》(拍品編號 385)中紅花錯落有致,墨綠的枝葉層次分明,墨綠襯紅花,生機勃勃中不失文人畫的溫潤俊雅。此次呈獻的這組席德進的作品充分彰顯藝術家不凡的藝術功底與相容並蓄的創作主題與技法,更展現其晚年對台灣人文自然的深厚感情。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