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龎均生於上海,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接受了正統的藝術訓練,建立他對中國藝術思想及傳統風格的穩固基礎。然而龐氏亦因師承留學歐洲的先驅徐悲鴻,促使他探索西方技法以成就其開創性的中西風格,以及達致他對理解中國繪畫的思想及理論,並表現於西洋畫上的追求。以上種種,主要見於他的印象主義風格,以及他偏好使用油彩而不是水墨的傾向。
《古樹與白墻》(拍品編號506)充份表現出龎氏超凡的混合風格:他以油彩畫出了一道傳統中國的牆,上面還有精細的窗欞及瓦片。在畫面左下角,他以朱印樣式簽名,更見傳統韻味。然而親手用油彩畫上的朱印,營造出中國傳統與西方風格的張力。同時,畫作鮮明的色調變化和清晰有力的筆觸,都有著強烈的印象派風格。龎氏的厚塗技法和粗線條的運用,更是以西方技法入畫東方命題,與細膩的水墨線條相異。平靜的色調常見於中國水墨,亦是龎氏風景畫樂用,呈現出景物的素靜和平靜的詩意。
《古樹與白墻》(拍品編號506)充份表現出龎氏超凡的混合風格:他以油彩畫出了一道傳統中國的牆,上面還有精細的窗欞及瓦片。在畫面左下角,他以朱印樣式簽名,更見傳統韻味。然而親手用油彩畫上的朱印,營造出中國傳統與西方風格的張力。同時,畫作鮮明的色調變化和清晰有力的筆觸,都有著強烈的印象派風格。龎氏的厚塗技法和粗線條的運用,更是以西方技法入畫東方命題,與細膩的水墨線條相異。平靜的色調常見於中國水墨,亦是龎氏風景畫樂用,呈現出景物的素靜和平靜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