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É JOYA (PHILIPPINES, 1931-1995)
美國 私人收藏
荷西‧荷雅 (菲律賓,1931-1995)

無題

細節
荷西‧荷雅
荷西‧荷雅 (菲律賓,1931-1995)
無題
油彩 畫布
178.5 x 122 cm. (70 1/4 x 48 in.)
1957年作
款識: Joya 57 (左下)
來源
原藏者得自藝術家本人
現由原藏家家屬收藏
美國 私人收藏

拍品專文

荷西.荷雅獲譽為菲律賓最有成就的現代 藝術家之一,他與東西方繪畫傳統均有淵 緣, 創作的抽像作品風格獨特, 死後獲 菲律賓追封國家級藝術家。他不僅藝術 造詣出眾, 對學術和知識的追求亦十分 嚴謹, 一生曾獲多項著名藝術獎和獎學 金, 包括獲西班牙政府西班牙文化研究 所(Instituto de Cultura Hispanica) 資助到馬德里習畫一年, 期後又獲頒傅 布萊特-史密斯蒙特獎學金(Fulbright- Smith Mundt Scholarship), 到美國 密西根州的克蘭布魯克學院(Cranbrook Academy) 攻讀碩士學位。菲律賓現代藝 術家安妮塔.馬賽賽.何是該學院更早期 的學生。這期間就是荷雅藝術之路上的轉 捩點,他創作了這幅《無題》( 拍品編號 26) 畫作,具有極為珍貴的歷史價值,也是荷雅出現於 佳士得拍賣中年代最早的一件作品。

於克蘭布魯克學院就讀時間,荷雅的藝術家圈子與此拍賣品的原收藏者為朋友。原收藏者於畫作完成後甫向荷雅買下作品作為家庭藏品之一,多年來一直將它與其它荷雅作品展示在家族的美國密西根辦公室中。這段隱密的歷史使我們更能欣常這幅無題作品在荷雅的藝術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進入克蘭布魯克學院之前,荷雅主要繪畫靜物和人像的 具象畫。近距離接觸傑克遜.波洛克、威廉.德.庫寧、 馬克.羅斯科等抽象表現主義代表人物的作品後,荷雅 的畫作和素描於1938 至1957 年間出現了強烈變化,開 始以果斷的筆鋒走向抽象的方向。以往菲律賓美術大學 (University of Philippines School of Fine Arts) 傳 統主義的導師不提倡的手法使荷雅得到新的自由;他新的風景畫映照出沒有線性和固定所在的現實。

從這幅畫作可感受到創作過程中的即興和精力、抽象表現主義給予的靈感和畫家對利用原始衝動來創作的渴望,且不受自然現實的束縛。荷雅在這方面的發展其實並非全沒預兆,他過去的畫作和素描早已透露著他對內化四周風景的渴望,彷彿還未來得及重新創造眼前風景所勾起的感覺或感動前,就要把畫面消化掉。他處理風景的手法在萌芽時期遠比後期更具東方韻味。

中國傳統山水墨對風景的感悟十分強烈,摒棄形的寫實,對天地之間的氣和能量作重新審視。這種天人合一的感覺在荷雅畫風形成期間佔領了他的腦海。雖然這幅作品的構圖可能由多幅素描組合而成,但畫中律動有如精心編排的舞蹈,盡顯畫家以畫布和油彩的語言翻譯出天地能量的權威。

荷雅的風景畫模仿中國捲軸,以垂直的形式呈現。這種形式有別於西方使用透視線的橫向風景畫,使不同元素的直觀分層在視覺上仍具有深度,並運用留白保有「呼吸」的空間。荷雅的作品在視覺上似乎受到漢斯.霍夫曼的美學影響──兩者均用上分層的色塊在平面上營造深度,且摒棄任何具有指向的透視點。甚麼在浮現、甚麼在退隱,一切想法都建基於我們對色彩的直觀感知。吳冠中的風景畫亦以類似的方式處理色彩。吳氏或在傳統水墨風景上畫上明亮的小色塊,或讓濃墨在半透明的灰色山脈上慵懶地劃過。前景和背景之間的關係建基於觀者以對顏色的直觀感知來調整和詮釋。而荷雅用類似手法,紅色區塊傾向突出,黑色區塊則退隱畫布中。顏色雖少但色調變化更細緻,荷雅藉著偏東方的美學觸覺營造出的抽象風景,除了間或被流淌的一滴油彩或一塊厚塗色塊的紋理打擾外,畫作沒有多餘的筆觸。

作品雖看似有欠精緻,卻代表了畫家發展早期中充滿原始即興、大膽和實驗的時期。此畫雖然無題,但本身就是荷雅所有創作中極其重要的作品。羅斯科對顏色的崇敬、霍夫曼的構圖和中國傳統山水墨的整體邏輯都是對他的重要的影響,此畫作則見證他將這些元素一一內化以及他在六十年代期間更廣泛受到關注的抽象風景畫的緣起。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