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筆筒外壁以青花楷書書寫《四景讀書樂》詩四首,歌詠春夏秋冬四季讀書之樂,詩末落釉裡紅「熙朝傳古」印款。書寫清秀,青花鮮豔,釉裡紅朱色燦爛,顯示出康熙時期景德鎮窯工燒造青花與釉裡紅兩個品種結合之高超技術。器底青花楷書康熙六字三行款。與北京故宮藏品相同,參見
《青花釉裡紅》,下冊,香港,2010年,頁206,圖188。(圖一)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月初一,康熙皇帝為爭取漢族士人,消弭王朝鼎革而帶來的民族矛盾,而在太和殿和體仁閣第一次親自舉辦考試、批覽試卷,選拔博學鴻儒,成為最盛大的一次博學鴻儒科考試。自此以後,康熙皇帝逐漸受到更多漢族士人之擁護,科舉讀書再度熱起,拍品所留「熙朝傳古」印款,即為此背景之見證。
《四景讀書樂》,又名《四時讀書樂》,傳為宋代詩人翁森所作,歌詠讀書生活之喜樂,為元明時期士人文化之典型題材。
《青花釉裡紅》,下冊,香港,2010年,頁206,圖188。(圖一)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月初一,康熙皇帝為爭取漢族士人,消弭王朝鼎革而帶來的民族矛盾,而在太和殿和體仁閣第一次親自舉辦考試、批覽試卷,選拔博學鴻儒,成為最盛大的一次博學鴻儒科考試。自此以後,康熙皇帝逐漸受到更多漢族士人之擁護,科舉讀書再度熱起,拍品所留「熙朝傳古」印款,即為此背景之見證。
《四景讀書樂》,又名《四時讀書樂》,傳為宋代詩人翁森所作,歌詠讀書生活之喜樂,為元明時期士人文化之典型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