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AMI TERAOKA (JAPAN/USA, B. 1936)
寺岡政美 (日本/美國, 1936年生)

新海浪系列/恐龍灣的克莉絲汀

細節
寺岡政美 (日本/美國, 1936年生)
新海浪系列/恐龍灣的克莉絲汀
水彩 紙本
57 x 75 cm. (22 1/2 x 29 1/2 in.)
1992年作
款識:藝術家花押兩枚 (左下)
來源
美國 三藩市 Catharine Clark畫廊
美國 帕羅奧圖 私人收藏
出版
1996年《寺岡政美的繪畫》史密森尼學會 華盛頓特區 美國 (圖版,第83頁)
2018年《浮動的現實: 寺岡政美的藝術》加州州立大學 富勒頓加州 美國 (將於2018年夏季出版)
展覽
1996年6月30日 – 1997年1月1日「寺岡政美的繪畫」Arthur M. Sackler畫廊 史密森尼學會 華盛頓特區 美國
2017年1月28日-3月2日「浮動的現實: 寺岡政美的藝術」加州州立大學 Nicholas & Lee Begovich畫廊 富勒頓 加州 美國
2017年7月27日-9月2日「寺岡:1972-2002年間作品私人收藏精選」Catharine Clark畫廊 三藩市 加州 美國

榮譽呈獻

Jessica Hsu
Jessica Hsu

拍品專文

1980年,寺岡政美獲得了國家藝術基金會頒發的獎助金,並於 同年從洛杉磯搬到夏威夷檀香山。此次旅行原本與工作無關, 然而比起觀看夏威夷的海洋生物,寺岡卻很快對這裡的海灘客 們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向來作為對文化合流與碰撞的敏銳觀 察者 ,寺岡在不過一年後便創作了《夏威夷浮潛系列》和《恐 龍灣系列》,而後者則描繪了恐龍灣的地景風光。事實上,此 處原本因附近缺少淡水資源而無人居住,而在當地政府將部分 珊瑚礁岩清除后,恐龍灣成了海灘客們的最愛。在1981年, 當寺岡開始構想這一系列時,恐龍灣已成為一個觀光勝地,每 天最高達到一萬三千名遊客來訪。然而,這些遊客對於珊瑚 礁生態的脆弱程度渾然不知,任意在沙灘上亂丟垃圾,破壞 並踐踏當地的海洋生物。藝術家1982年所做的《恐龍灣系列/ Wikiwiki之旅》,即寫實地記錄了這些慘狀。

繪於1992年的《新海浪系列/ 恐龍灣的克莉絲汀》(拍品編號 456),則重新探討了《恐龍灣》和《夏威夷浮潛系列》的主 題,但是焦點不再是觀光業對當地造成的生態影響;反之,寺 岡開始注意到西方和日本遊客之間的文化衝突。在這幅作品 中,他描繪了年輕貌美的克莉絲汀:她身材曼妙、一頭金髮、 身著黑色細帶比基尼,帶著浮潛器具。她察覺到海灘上有兩名 日本遊客正目不轉睛地盯著她,因而漲紅了臉。這兩名日本觀 光客均身著傳統武士所穿的夾指足履,也各拿著自己的浮潛器 具;然而他們不是戴著這些器具觀察海洋生物,而是肆無忌憚 地盯著其他海灘客。寺岡將站著的那名遊客描繪成一名傳統日 本武士,儘管他僅穿著一只紅色丁字褲;他的遊伴則是頂著龐 克頭席地而坐,代表了年輕世代的日本人。坐落在奔流淼漫的 海濤遠處,正是恐龍灣:它優美的海岸線讓人一眼就能認出。 藝術家藉著恐龍灣,為這個發生在海灘的故事提供了真實的地 理背景。

當寺岡提到此系列的靈感來源時,他解釋「頂著龐克頭的武士 遊客代表了渴望西化的年輕一代。就外表上而言,他們確實能 模仿西方的龐克頭;但是當我更進一步研究他們的心態時,他 們骨子裡還是道地的日本人,而我也常常好奇他們用西方態度 來思考的能力,到底達到哪種程度。一般來說,西方女性和 美國人都很隨和;他們不容易被驚嚇。當日本觀光客來到檀香 山,看到我們能隨心表達自我,簡直是嚇壞了。這正是這浮潛 創作系列中的焦點:也就是武士和藝伎遇見穿著比基尼和丁字 褲的美國女人時的反應。」

寺岡一直著迷於海灘客之間的互動,而他以此為主題的創作則 與美國新表現主義畫家—艾瑞克.費舍爾(圖二十五)頗有相仿 之處。然而,後者主要在有形層面予以探討,但寺岡則希望透 過簡潔、幽默和觀察入微的迷你風景圖片,來刻畫出因不同文 化而形成的那些無形又微妙的氛圍。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