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白玉質,玉色帶青,在體積碩大、饅頭形的玉石上,多層次鏤雕飾一隻花間雙角五爪行龍。附有橢圓形雙層木座,木座內層貼有磨損的老黃籤(圖一),籤上書「⋯⋯貳拾□□」,據目前清宮舊藏器物上所留存的黃籤來看,黃籤上原本應是清宮書寫陳設宮殿,以及編碼之籤條。
類似紋飾和雕工的玉飾,見於北京故宮藏一件元青玉鏤空龍鳳鈕,著錄於《中國玉器全集.隋.唐-明》,第5冊,河北,1993年,圖167;以及湖北梁莊王墓出土一件白玉透雕龍穿牡丹帽頂,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鍾祥市博物館,《梁莊王墓》,北京,2007年,彩版一五六:1。梁莊王生於永樂九年,正統六年以疾薨(1411-1441),故可推測是件玉頂的風格年代應為元到明初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這件〈白玉鏤空花間行龍紋玉頂〉為二角五爪龍,這種龍紋無論在元代或明代,為帝王或其他皇族成員的限定紋飾,顯示這件玉頂的原擁有者,在當時位於相當重要的階層。另外,是件玉作的木座上,留有宮廷之黃籤;且從清宮舊藏玉爐、銅爐,以及雍正《古玩圖》中,都可見同類形的龍紋玉飾作為爐頂之用,可見這件〈白玉鏤空花間行龍紋玉頂〉在後世流傳中仍被珍藏保存,相當珍貴 。
類似紋飾和雕工的玉飾,見於北京故宮藏一件元青玉鏤空龍鳳鈕,著錄於《中國玉器全集.隋.唐-明》,第5冊,河北,1993年,圖167;以及湖北梁莊王墓出土一件白玉透雕龍穿牡丹帽頂,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鍾祥市博物館,《梁莊王墓》,北京,2007年,彩版一五六:1。梁莊王生於永樂九年,正統六年以疾薨(1411-1441),故可推測是件玉頂的風格年代應為元到明初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這件〈白玉鏤空花間行龍紋玉頂〉為二角五爪龍,這種龍紋無論在元代或明代,為帝王或其他皇族成員的限定紋飾,顯示這件玉頂的原擁有者,在當時位於相當重要的階層。另外,是件玉作的木座上,留有宮廷之黃籤;且從清宮舊藏玉爐、銅爐,以及雍正《古玩圖》中,都可見同類形的龍紋玉飾作為爐頂之用,可見這件〈白玉鏤空花間行龍紋玉頂〉在後世流傳中仍被珍藏保存,相當珍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