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細節
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 耀州窯神碑碑拓一軸
耀州窯神碑,名《德應侯碑》,今封存於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是中國最早的窯神碑,也是唯一一件被皇帝御敕封號的窯神碑。因此,其後河南省當陽峪窯於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蓋窯神廟時,亦特派人至耀州窯神廟,「觀其位貌,繪其神儀」,以迎香火,並亦立「德應侯百靈翁之廟記」碑為當陽峪窯窯神之碑,由此可見其影響之大。
德應侯碑,由宋耀州太守閻公奏封宋神宗而得封,張隆撰寫並書及題額,立於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除詳細記述了窯神封侯立碑一事而外,碑文還詳述了耀州窯的發展史,以及製瓷、燒成的工藝技術,黃堡鎮的自然環境、居民的從業結構、陶業的生產方式、生產關係等方面的內容,是研究耀州窯和中國陶瓷史的重要學術資料。
49 ¼ in. (125 cm.) long; 24 ¼ in. (61.6 cm.) wide
耀州窯神碑,名《德應侯碑》,今封存於陝西西安碑林博物館,是中國最早的窯神碑,也是唯一一件被皇帝御敕封號的窯神碑。因此,其後河南省當陽峪窯於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蓋窯神廟時,亦特派人至耀州窯神廟,「觀其位貌,繪其神儀」,以迎香火,並亦立「德應侯百靈翁之廟記」碑為當陽峪窯窯神之碑,由此可見其影響之大。
德應侯碑,由宋耀州太守閻公奏封宋神宗而得封,張隆撰寫並書及題額,立於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除詳細記述了窯神封侯立碑一事而外,碑文還詳述了耀州窯的發展史,以及製瓷、燒成的工藝技術,黃堡鎮的自然環境、居民的從業結構、陶業的生產方式、生產關係等方面的內容,是研究耀州窯和中國陶瓷史的重要學術資料。
49 ¼ in. (125 cm.) long; 24 ¼ in. (61.6 cm.) wide
注意事項
This lot is offered without reserve.
榮譽呈獻
曾志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