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ron articulated sculpture of a hermit crab
江戶時代 鐵自在寄居蟹 銘 明珍作

Edo period (18th-19th century), signed Myochin saku (made by Myochin)

細節
江戶時代 鐵自在寄居蟹 銘 明珍作
多組鐵件搥出接合巧製而成,工序繁複。鬚、爪、鉗、肢皆可活動,鑿刻精細,蟹身銘款。
5 ½ in. (14 cm.) long
出版
郭鴻盛及張元鳳主編,《明治之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2013年),頁334-335。
展覽
「異國風情-亞洲文物展」,臺北故宮博物院,2004年,展覽圖錄展品編號22。
「驚人的明治工藝」,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2016年9月7日-10月30日;京都細見美術館,2016年11月12日-12月25日;埼玉縣川越市立美術館,2017年4月22日-6月11日;展覽圖錄展品編號17。

榮譽呈獻

Priscilla Kong
Priscilla Kong

拍品專文

寄居蟹製作程序繁複,甚難精通,螺殼結構尤見複雜。傳世罕例可參考大英博物館藏一品,江戶時代製,明珍宗長(十八至十九世紀)銘款。螺殼形象常用於武士盔甲裝飾,象徵防衛。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華特斯美術館藏一鐵搥螺殼形頭盔(圖一)。海螺又稱梵貝,為佛教八吉祥之一,象徵佛法所傳之音,與藏傳佛教息息相關。
大英博物館藏另一明珍宗長銘款之自在寄居蟹可供參考,見原田一敏編,「自在置物」,《綠青》期刊別冊11,2010年,圖版28。

更多來自 明心匠治:亞洲私人收藏明治時代精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