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日本資深藏家珍藏 (拍品 967-976)
清 張洽
山水冊
細節
清 張洽
山水冊
水墨/設色紙本 冊頁十開 一七九三年作
Each leaf measures 17 x 23 cm. (6 3/4 x 9 in.)
題識:
1
點點沙鷗下綠蘋,輕煙深柳暗花津。
誰聽隔岸黃鸝好,卻有溪堂獨坐人。
寄安居張洽時年七十有六。
2
黃鶴山樵筆意。
攝山寄安居張洽仿于惺石山房,
時乾隆癸丑(1793年)夏日。
3
鶴語寒宵曉夢還,彈琴花落半庭間。
指頭猶有分雲刀,更向雲邊看米山。
乾隆癸丑(1793年)春日攝山寄安居張洽時年七十有六。
4
小米之精細者,清致可掬,
更有一種作拖泥帶水皴者,亦白蒼潤奇。月川張洽時年七十有六。
5
葦尖寒樹瘦,墨淡埜雲輕。
攝山寄安居張洽時年七十有六寫雲林生遺意。
6
霜落蒹葭水國寒,浪花雲影上漁竿。
畫成未許人將去,茶熟香清且自看。
月川張洽。
7
大癡道人法。月川張洽仿于惺石山房。
8
家僧繇全色法。攝山寄安居月川洽時年七十有六,仿於惺石山房。
9
仿梅華菴主法。
攝山寄安居張洽時年七十有六。
10
癸丑(1793年)夏日,
攝山張洽時年七十有六。
鈐印:
張(七次)、洽(七次)、
張洽(二次)、兔白(四次)、
玉川小隱(八次)
董誥(1740-1818)藏印:
蔗林
裱邊藏印:
吳晴波辛亥以後所得
姜筠(1847-1919)題簽條:
張月川先生山水真跡。晴波仁兄精鑒珍藏。甲寅春弟筠借觀。
鈐印:
姜筠私印
楊昌珠(19-20世紀)、陸士龍題跋,
共鈐印三方。
山水冊
水墨/設色紙本 冊頁十開 一七九三年作
Each leaf measures 17 x 23 cm. (6 3/4 x 9 in.)
題識:
1
點點沙鷗下綠蘋,輕煙深柳暗花津。
誰聽隔岸黃鸝好,卻有溪堂獨坐人。
寄安居張洽時年七十有六。
2
黃鶴山樵筆意。
攝山寄安居張洽仿于惺石山房,
時乾隆癸丑(1793年)夏日。
3
鶴語寒宵曉夢還,彈琴花落半庭間。
指頭猶有分雲刀,更向雲邊看米山。
乾隆癸丑(1793年)春日攝山寄安居張洽時年七十有六。
4
小米之精細者,清致可掬,
更有一種作拖泥帶水皴者,亦白蒼潤奇。月川張洽時年七十有六。
5
葦尖寒樹瘦,墨淡埜雲輕。
攝山寄安居張洽時年七十有六寫雲林生遺意。
6
霜落蒹葭水國寒,浪花雲影上漁竿。
畫成未許人將去,茶熟香清且自看。
月川張洽。
7
大癡道人法。月川張洽仿于惺石山房。
8
家僧繇全色法。攝山寄安居月川洽時年七十有六,仿於惺石山房。
9
仿梅華菴主法。
攝山寄安居張洽時年七十有六。
10
癸丑(1793年)夏日,
攝山張洽時年七十有六。
鈐印:
張(七次)、洽(七次)、
張洽(二次)、兔白(四次)、
玉川小隱(八次)
董誥(1740-1818)藏印:
蔗林
裱邊藏印:
吳晴波辛亥以後所得
姜筠(1847-1919)題簽條:
張月川先生山水真跡。晴波仁兄精鑒珍藏。甲寅春弟筠借觀。
鈐印:
姜筠私印
楊昌珠(19-20世紀)、陸士龍題跋,
共鈐印三方。
榮譽呈獻
Stephenie Ts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