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YONG (1719-1805)
清 劉墉

詩文雜錄

細節
清 劉墉
詩文雜錄

水墨描金花紋色箋 手卷
23.5 x 270 cm. (9 1/4 x 106 1/4 in.)
釋文: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領,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蘭亭跋。此卷字畫,超妙入神,非特遊戲翰墨,而且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閣,故歷代寶之,訓以為永。墉。
《岳豫之小畫》四首:
溪上水生茅屋涼,溪邊風急樹顛狂。
山中車馬何曾到,祇有雲松盡日蒼。
碧江樓閣夕陽邊,萬壑千峰生暮煙。
江上長松一千尺,月明常繫打魚船。
百尺孤城對碧山,層層樓觀倚雲閒。
水明沙白風濤靜,更有何人到此關。
樹下茅齋當晝清,江邊寺閣倚新晴。
蒼苔石徑無人到,獨有幽人江上行。
《題潘秀才吹笛畫扇》:
幽人橫吹滄江靜,滿江月白青山映。
好作穿雲裂石聲,夜深恐有蛟龍聽。

《晚至昌平寺中》:
度盡青溪十里霜,寒蕪落日下蒼茫。
山城薄酒無錢買,晚飯僧家石耳香。
元人書多近松雪,惟困學立異,
正如尉佗倔強嶺海,自言何遽不如漠也。

《五洩山紀遊》:
首路東崗幾屈蟠,青天東峽望來慳。
林多鹿豕山為國,瀑有蛟龍海共寰。
客子杖藜依樹石,神仙樓閣幻茅菅。
吾知此處宜招隱,詎減淮南大小山。
日曉行呼野鶴群,山谿五級洗巖氛。
虹霓射壁從空現,霹靂搜潭到地聞。
桑苧茶鐺遺凍雪,偓佺藥杵落晴雲。
飄然早已同仙術,老我曾探嶽瀆文。
        
一點剛風削玉蓉,仙山肺腑閟重重。
眼穿上界成官府,舌捲西江得祖宗,
鷲(峰)嶺雞峰渾未到,龍湫雁蕩豈多逢,
年來臥病吾環堵,負卻詩家九節筇。
        
古越名山最阻修,遙空縛下紫金虬。
孫生隱在聞長嘯,屈子騷成賦遠遊。
魚鳥從容還自得,龍蛇混雜不同流。
自今便欲鐫嵓石,俗駕能來尚掩羞。
        
渤海書內景經有六朝格韻,世人但知醴泉銘耳!
吾此書極力學之不能,髣髴鼎州帖,
刻之未見他石,或目為右軍,則傖父之見耳!
渤海心經自記書於白鹿寺者,高妙無匹,
亦非流俗所知。

題識:
餘山大人囑,石庵弟劉墉。

鈐印:
御賜獨坐看泉、老桂山房、石庵、勗齋、劉墉印信

榮譽呈獻

Stephenie Tsoi
Stephenie Tsoi

更多來自 中國古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