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蕭勤
蕭勤 (台灣,1935年生)
深沉之靜觀
壓克力 畫布
88 x 88 cm. (34 5/8 x 34 5/8 in.)
1975年作
款識:Hsiao勤 1975 'Deep meditation'"深沉之靜觀" 88 x 88 cm. (畫背)
來源
台灣 台北 帝門藝術中心
亞洲 私人收藏
出版
1996年《蕭勤》帝門藝術中心 台北 台灣 (圖版,第93圖,第161頁)

榮譽呈獻

Jessica Hsu
Jessica Hsu

拍品專文

蕭勤早於1955年底與友人共同創辦中國第一 個抽象繪畫團體「東方畫會」,隨後旅居西班 牙、意大利,為華人藝術界引入歐美先鋒作 品、藝術運動,又獲各地藝術機構邀請參與展 覽。1997年米蘭政府舉辦「狂飆的六十年代」 大型回顧展,蕭勤是唯一入選的亞洲藝術家。 2005年,他更獲意大利總統卡洛.阿澤利 奧.錢皮頒贈「團結之星」騎士勳章。他的作 品被紐約現代美術館、大都會博物館等國際機 構收藏。本次日拍共七件作品,貫穿蕭勤五十 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創作脈絡,環環相扣梳理出 他的發展里程。

對宇宙、靈性的探索由始至終是蕭勤藝術的一 個關鍵,默思宇宙與物質、無限與有限、思維 與心靈的本質及關係。蕭氏作品引導觀者「靜 觀」己身,以致如何以藝術去突破這些觀念, 充滿西方哲思意味與東方玄學情操。蕭勤直 言:「老莊禪宗思想很適合我的個性,這些是 我一個追求的起點[……]採取東方人的綜合 思索、直覺思索方法來創作」,見《莊子.大 宗師》:「芒然仿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 之業」。 「逍遙、無待」的概念自六十年代出現在蕭氏 作品,以迥然不同的表現手法在不同維度上探 討這種處世態度。《無題》(拍品編號441) 作於1962年,是蕭勤初研究道學的寶貴成果。 這系列融入了中國文字對稱之美的構圖方式, 以最基本的圓形、方形、曲線等文字部件,透 過嶄新的藝術形式解構、顛覆中國文化抽象之 源。六十年代中期往後,蕭勤深入遊歷美國, 受硬邊繪畫影響,作品愈趨化繁為簡。《深沉 之靜觀》(拍品編號442)是這個時期的代表 作,結構嚴謹,線條俐落純淨。藝術家追求 「入定」的境界,平塗大塊色塊,平衡晝面的 「空」與張力。1990年,蕭勤遭遇喪女之痛, 一度中斷創作。他沈澱傷悲,昇華此段經歷, 看破生死大限,創作一系列懷念女兒的作品, 《永久的花園 – 51》(拍品編號444)正是其 中之一。蕭勤的藝術數十載融鑄知性與直觀的 反思,「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層出不窮的概念性省思、自我批判,除了是他 創作的主題,亦體現在他對顏色、媒材的處理 上。早期受非形式藝術影響,蕭勤初到歐洲時 曾以厚重油彩探索藝術的即興元素,《象內風 景 46》(拍品編號438)為此階段的罕見之 作。他在1961年轉而開始採用壓克力顏料,捨 棄油彩和墨水,因為壓克力同時具有油彩和水 彩的可能性,容讓豐富的表現層次之餘,又可 靈活調節透明度。《無題》(拍品編號439) 壓克力的清透輕盈,輔之以白色的空間,令畫 面變得空闊淡雅。《平衡》(拍品編號443) 見證了他過渡到七十年代簡潔的風格。他開拓 了畫布的邊界,實驗一種呈十字型的畫布,又 開始使用更厚實的顏色,建立具個人特徵的色 彩組合。直到八十年代,《宇宙漩渦之十六》 (拍品編號440)展示他對顏色的高度掌握, 以壓克力表現出東方水墨的渲染趣味。這個色 彩的漩渦彷彿一圈一圈牽引觀者冥想乾坤。

作為打造亞洲抽象藝術板塊的重要一員,蕭勤 憑著自身對靈性、造化、藝術的透徹洞見,孜 孜不怠為亞洲、歐洲的藝術運動出謀獻策。他 的創作站在時代的尖峰又從不落臼,在用色、 構圖、意念等等源源不絕地帶來劃時代的革新。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 包括日本木刻版畫私人珍藏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