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堂本尚郎
堂本尚郎 (日本,1928-2013)
無題
油彩 畫布
60 x 120 cm. (23 5/8 x 47 1/4 in.)
1958年作
款識: DomoTo 1958 PARIS 16é 9 Rue St Didier 堂本尚郎 (畫背)
來源
法國 巴黎 Stadler畫廊
愛德華霍頓(1906-1988)爵士舊藏,從此由前藏家家屬收藏
美國 私人收藏

榮譽呈獻

Jessica Hsu
Jessica Hsu

拍品專文

縱觀堂本尚郎一生的作品,可分成三個主要階 段:1950年代的「不定形藝術」、1960年代的 「連續的溶解」、以及1970年以降的「連鎖反 應」。作為1950年代旅居巴黎的日本藝術家, 堂本在戰後藝壇的地位可見一斑。

挑戰傳統表達方式的界線
堂本從小受京都濃厚的藝術氛圍耳濡目染,長大 後攻讀日本藝術,隨後與舅舅堂本印象前往歐洲 旅行,並搬到藝術創作靈感之地——巴黎,冀能 深入探索藝術繪表達。在1955年抵達巴黎後, 他很快透過介紹結識了米夏.塔皮耶,也就是不 定形藝術運動的領袖人物,這種人際經驗,為他 提供了傳統藝術界域以外的創作發展平台。 堂本的抽象畫作捕捉了迅疾動作、沛然勁力和無 盡的深度;作品別有天地。《無題》(拍品編號 521)曾展出於法國Stadler畫廊為堂本舉辦的個 展之中,其時,包括該展覽之內的幾個海外個展 為藝術家贏得了國際聲譽。堂本用濃重的厚塗 法,使得豔紅、黃、綠、藍的彩焰從黑白的背景 中旋轉盤迴而出,銳不可擋,讓觀者瞥見藝術家 內在沉思的一面。

重返東方本源
「其他不定形藝術運動的畫家,來自於另一個世 代,他們的文化背景不同。我開始思考是否應該 以東方藝術家的身份來專注藝術發展,並找尋屬 於東方的象徵。」(堂本尚郎,1973年與乾由明 的對談)。

1970年代,堂本展開了一場以「亞洲」美學為 靈感的返程,並對圓圈和波浪產生了濃厚興趣。 他將圓圈所含的能量視為一種持續不斷的形式表 達,而這形式若夠大,就會成為一個區塊;夠小 的話,則是成為一顆小點,能組合成為一條線。 兩幅《連鎖反應》(拍品編號522,523) 均透過 最基本的幾何方式探索動力的可能性。堂本在返 回日本定居後,隨即完成了這兩幅作品,現在由 他的一名贊助家所收藏;這名收藏家對這兩幅畫 作純化的構圖和畫面深表激賞,讓堂本得以對作 畫過程抽絲剝繭,回到它充滿冥想的形式,從而 回歸自己對日本藝術的傳承。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 包括日本木刻版畫私人珍藏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