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皇室遺珍 —— 戧金彩漆雲龍紋几
張榮
几,從使用功能上分類,屬於古典傢俱類。即可單獨陳設,亦可作為他器之托。從製作工藝分類,戧金彩漆雲龍紋几屬於古代漆器類。几,高102釐米,面為圓形,縮腰,壼門式牙子,五條腿,下承圓形須彌座。几面與須彌座面黃漆素地,紋樣相同,正中綠色團壽字,上方為一條正面龍紋,張口露舌,雙目圓睜,軀體粗壯,龍爪有力,周圍點綴流雲。五條腿上裝飾流雲紋,須彌座上裝飾雲蝠紋。
戧金彩漆屬於古代髹漆工藝範疇,是「戧金」和「彩漆」兩種工藝同時施於一器之上。「戧金」工藝在戰漢時期即以採用,宋代漆器中大量使用,如1978年江蘇武進墓出土的南宋戧金漆器,仕女圖奩1、出遊圖長方盒、柳塘圖長方盒,技藝之嫺熟,刻畫之精細,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是宋代戧金漆器的代表作。1991年江蘇江陰夏港宋墓又出土了一件黑漆戧金酣睡江舟圖長方盒2,它與武進出土的戧金出遊圖長方盒似乎是姊妹篇,在畫面構圖或人物衣著等方面都像是表現同一地點、同一人物、同一題材。1970年春至1971年初,在山東鄒縣發掘了明魯荒王朱檀墓,出土了戧金龍紋漆箱、戧金漆盒3。「彩漆」工藝歷史更加悠久,早在商周時期先民們就已經使用彩漆工藝裝飾漆器了。戧金與彩漆工藝同時在一件漆器上使用,稱為「戧金彩漆」。「戧金彩漆」何時同在一件漆器上使用,目前記載並不明確,但從漆器實物觀察,戧金彩漆工藝從明代嘉靖朝開始已經大量使用。
戧金彩漆有兩種,即「戧金填彩漆」,和「戧金描彩漆」,在鑒別其製作工藝時需仔細觀察,這兩種做法都是用「戧金」勾勒出花紋圖案的輪廓及枝葉的細部紋理。明代隆慶年漆器工匠黃成著《髹飾錄》中曰:「填漆,即填彩漆也。磨顯其文,有乾色,有濕色,妍媚光滑。又有鏤嵌者,其地錦綾細文者俞美豔」4。由此可知,填漆有「磨顯」與「鏤嵌」兩種方法。實際上,填漆的製作工藝為,漆胎上髹漆以後,在漆面上刻淺而平的陰紋。刻成之後,以所需的色漆填入陰紋,填入之漆需濃厚,或高出漆地表面,經磨顯才能與原漆地平滑一體,再經推光而成。填漆作品表面平滑光亮,用手撫摸,細膩而潤滑,具有漆畫的藝術效果。戧金彩漆工藝是將「戧金」與「填漆」或「描漆」兩種工藝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具有金碧輝煌效果的漆器裝飾技法。在黃成著錄的《髹飾錄》中,將戧金描漆列入「戧金細鉤描漆」,將戧金填漆列入「戧金細鉤填漆」。我們從實物觀察,後者使用的更多,即戧金細鉤填漆。《髹飾錄》中曰「戧金細鉤填漆,即在漆地上按照設計的圖案剔刻出低陷的花紋,花紋之內填色漆,充滿之後,全部磨平,顯露出平整光滑的花紋來。然後沿著花紋輪廓用鉤刀刻出紋路,花紋中間的紋理,也同樣用刀鉤出。最後打金膠,貼金箔,使填漆花紋有金色的陰文邊框和紋理。它的外貌與戧金細鉤描漆相似,但因經過磨顯,花紋比較光滑」。5
戧金彩漆漆器在明代嘉靖萬曆朝出現各種造型的盒與盤,如嘉靖款戧金彩漆芙蓉龍紋菊瓣盤(圖一),萬曆款戧金彩漆龍紋梅花式盒(圖二)。戧金彩漆工藝在天啟和崇禎朝向傢俱方向拓展。瑞典斯德哥爾摩東方藝術博物館收藏有天啟款戧金彩漆几,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崇禎款戧金彩漆羅漢床。
清代最早的「戧金彩漆」傢俱及日常生活用品是康熙朝製作的。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有「大清康熙年製」戧金彩漆龍紋盤(圖三)、「大清康熙年製」戧金雲龍紋几,有方形(圖四)、雙圓形、梅花形、海棠形(圖五)。雖都裝飾雲龍紋,但在造型和尺寸上皆有變化,很可能是與當時的使用空間及使用場合有關,這些漆器傢俱是康熙朝皇宮中非常重要的陳設器。
文中開頭介紹的無款戧金彩漆雲龍紋圓几,尺寸上都比清宮舊藏的康熙款戧金彩漆雲龍紋几高。傢俱的高矮一定與當時宮殿或廟宇的大小有關。據記載,這件無款圓几的流傳經過是這樣的,第一個買家1920年代在北京買下,據說是從北京潭柘寺流出。之後曾在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展出過。2011年3月22日紐約蘇富比拍賣。1985年瑞士出版的《Chinesisches Cloisonne》中恰巧有一張潭柘寺大雄寶殿的老照片,從圖片上看應該就是這件戧金彩漆圓几。
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餘公里。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307),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它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素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民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皇帝降旨,命阜成門內廣濟寺的住持僧,著名的律宗大師,與自己相交多年的震寰和尚為潭柘寺的欽命住持。當年秋天,康熙皇帝駕臨潭柘寺進香禮佛,並且留住了數日,賞賜給潭柘寺御書金剛經十卷、藥師經十卷、沉香山一座、壽山石觀音一尊、壽山石羅漢十八尊6。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皇帝二遊潭柘寺,親賜寺名為「敕建岫雲禪寺」,並親筆題寫了寺額,從此潭柘寺成為北京地區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
清雍正年間,一向深居簡出的雍正皇帝也專程到潭柘寺進香禮佛。
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第一次遊潭柘寺,「賜供銀二百兩、匾額九、楹聯二、詩二、章幅子一軸、琺瑯五供一堂」。7
從潭柘寺老照片看,圓几上陳設著掐絲琺瑯五供。遍查其他檔案資料都沒有找到與琺瑯五供相關的文字。只在《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中找到乾隆賞賜潭柘寺匾聯的記錄。「乾隆九年二月初九日,首領夏安交御筆白絹對一副,御筆黃絹對一副,御筆善獅子吼黃絹匾文一張,御筆福海珠輪匾文一張,御筆寂照真如匾文一張,御筆蓮界慈航匾文一張,御筆圓靈宗鏡匾文一張,御筆心空彼我匾文一張,御筆性因淨果匾文一張,御筆黃絹對一副,御筆瀟碧延清匾文一張,御筆猗旰清境匾文一張,御筆具大願力匾文一張,御筆黃絹挑山一張,御筆粉紅絹對一副。傳㫖將白絹對著做銅字黑漆抱月對一副,福海珠輪匾、寂照真如匾、蓮界慈航匾、圓靈宗鏡匾,此匾四面各做銅字九龍邊。心空彼我匾,猗旰清境匾,此匾二面俱做一塊玉畫䕫龍邊,木字匾二面。其性因淨果匾著做一塊玉畫花紋邊木字匾一面。潚碧延清匾著做畫邊木字匾一面。其黃絹對著做黑漆金字抱月對一副。善獅子吼匾具大願力匾,做錦邊壁子匾二面,其挑山並黃絹對、粉紅對俱做錦邊壁子掛屏掛對,各隨倒環托掛釘挺勾欽此。於本月二十一日七品首領蕯木哈將畫得緑漆地青字彩漆邊心空彼我匾樣一件,黑漆地金字彩漆邊性因淨性因淨果匾樣一件,瀟碧延清匾樣一件,黑漆地金字彩漆夔龍邊猗旰清境匾樣一件,持進交太監胡世傑呈覧,奉旨照樣准做欽此。於八月二十日栢唐阿盛徳將做得錦邊壁子匾一面,黑漆抱月對二副安掛訖。於八月二十日栢唐阿強勇將做得銅字九龍匾,四面錦邊壁子匾一面,錦邊壁子對二副,掛屏一件持赴岫雲寺安掛訖。於九月二十三日栢唐阿薩其庫將做得木字匾四面赴岫雲寺安掛訖。」8
無獨有偶,在浩如煙海的乾隆御製詩中,記錄有乾隆皇帝於乾隆九年第一次遊歷潭柘寺的詩文《二月朔日初遊潭柘岫雲寺作》9。
由此說明乾隆皇帝於乾隆九年,不僅命令造辦處為潭柘寺製作各種匾聯,還興奮的賦詩一首。遺憾的是,造辦處檔案中沒有製作琺瑯五供的記載。
那麼陳設在潭柘寺的戧金彩漆圓几又是什麼時候製作的呢?根據已經查閱到的材料分析有二種可能,其一,乾隆九年乾隆皇帝賞賜潭柘寺琺瑯五供時連同五個几一起賞賜。其二,戧金彩漆几已在潭柘寺,乾隆僅僅賞賜了琺瑯五供。這僅僅是分析,還有待更準確的資料出現。那麼,我們從「几」本身出發,也能斷定它大致的製作時間。「几」的龍紋形象與標準的康熙朝龍紋非常接近,特別是頭部的眼睛、嘴部的輪廓以及龍的軀體、爪的刻畫,而雲紋與雍正朝絲織品與漆器上的雲紋近似,不是典型的康熙朝的朵雲紋,而是行雲流水般的流雲紋。所以從「几」本身的裝飾紋樣,大致可以將其斷定為康熙到雍正年間的傢俱。再從各種文獻記載綜合判斷,戧金彩漆雲龍紋几可以初步界定為康熙二十五年(1686)到乾隆九年(1743)之間的作品。
張榮
几,從使用功能上分類,屬於古典傢俱類。即可單獨陳設,亦可作為他器之托。從製作工藝分類,戧金彩漆雲龍紋几屬於古代漆器類。几,高102釐米,面為圓形,縮腰,壼門式牙子,五條腿,下承圓形須彌座。几面與須彌座面黃漆素地,紋樣相同,正中綠色團壽字,上方為一條正面龍紋,張口露舌,雙目圓睜,軀體粗壯,龍爪有力,周圍點綴流雲。五條腿上裝飾流雲紋,須彌座上裝飾雲蝠紋。
戧金彩漆屬於古代髹漆工藝範疇,是「戧金」和「彩漆」兩種工藝同時施於一器之上。「戧金」工藝在戰漢時期即以採用,宋代漆器中大量使用,如1978年江蘇武進墓出土的南宋戧金漆器,仕女圖奩1、出遊圖長方盒、柳塘圖長方盒,技藝之嫺熟,刻畫之精細,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是宋代戧金漆器的代表作。1991年江蘇江陰夏港宋墓又出土了一件黑漆戧金酣睡江舟圖長方盒2,它與武進出土的戧金出遊圖長方盒似乎是姊妹篇,在畫面構圖或人物衣著等方面都像是表現同一地點、同一人物、同一題材。1970年春至1971年初,在山東鄒縣發掘了明魯荒王朱檀墓,出土了戧金龍紋漆箱、戧金漆盒3。「彩漆」工藝歷史更加悠久,早在商周時期先民們就已經使用彩漆工藝裝飾漆器了。戧金與彩漆工藝同時在一件漆器上使用,稱為「戧金彩漆」。「戧金彩漆」何時同在一件漆器上使用,目前記載並不明確,但從漆器實物觀察,戧金彩漆工藝從明代嘉靖朝開始已經大量使用。
戧金彩漆有兩種,即「戧金填彩漆」,和「戧金描彩漆」,在鑒別其製作工藝時需仔細觀察,這兩種做法都是用「戧金」勾勒出花紋圖案的輪廓及枝葉的細部紋理。明代隆慶年漆器工匠黃成著《髹飾錄》中曰:「填漆,即填彩漆也。磨顯其文,有乾色,有濕色,妍媚光滑。又有鏤嵌者,其地錦綾細文者俞美豔」4。由此可知,填漆有「磨顯」與「鏤嵌」兩種方法。實際上,填漆的製作工藝為,漆胎上髹漆以後,在漆面上刻淺而平的陰紋。刻成之後,以所需的色漆填入陰紋,填入之漆需濃厚,或高出漆地表面,經磨顯才能與原漆地平滑一體,再經推光而成。填漆作品表面平滑光亮,用手撫摸,細膩而潤滑,具有漆畫的藝術效果。戧金彩漆工藝是將「戧金」與「填漆」或「描漆」兩種工藝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具有金碧輝煌效果的漆器裝飾技法。在黃成著錄的《髹飾錄》中,將戧金描漆列入「戧金細鉤描漆」,將戧金填漆列入「戧金細鉤填漆」。我們從實物觀察,後者使用的更多,即戧金細鉤填漆。《髹飾錄》中曰「戧金細鉤填漆,即在漆地上按照設計的圖案剔刻出低陷的花紋,花紋之內填色漆,充滿之後,全部磨平,顯露出平整光滑的花紋來。然後沿著花紋輪廓用鉤刀刻出紋路,花紋中間的紋理,也同樣用刀鉤出。最後打金膠,貼金箔,使填漆花紋有金色的陰文邊框和紋理。它的外貌與戧金細鉤描漆相似,但因經過磨顯,花紋比較光滑」。5
戧金彩漆漆器在明代嘉靖萬曆朝出現各種造型的盒與盤,如嘉靖款戧金彩漆芙蓉龍紋菊瓣盤(圖一),萬曆款戧金彩漆龍紋梅花式盒(圖二)。戧金彩漆工藝在天啟和崇禎朝向傢俱方向拓展。瑞典斯德哥爾摩東方藝術博物館收藏有天啟款戧金彩漆几,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崇禎款戧金彩漆羅漢床。
清代最早的「戧金彩漆」傢俱及日常生活用品是康熙朝製作的。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有「大清康熙年製」戧金彩漆龍紋盤(圖三)、「大清康熙年製」戧金雲龍紋几,有方形(圖四)、雙圓形、梅花形、海棠形(圖五)。雖都裝飾雲龍紋,但在造型和尺寸上皆有變化,很可能是與當時的使用空間及使用場合有關,這些漆器傢俱是康熙朝皇宮中非常重要的陳設器。
文中開頭介紹的無款戧金彩漆雲龍紋圓几,尺寸上都比清宮舊藏的康熙款戧金彩漆雲龍紋几高。傢俱的高矮一定與當時宮殿或廟宇的大小有關。據記載,這件無款圓几的流傳經過是這樣的,第一個買家1920年代在北京買下,據說是從北京潭柘寺流出。之後曾在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展出過。2011年3月22日紐約蘇富比拍賣。1985年瑞士出版的《Chinesisches Cloisonne》中恰巧有一張潭柘寺大雄寶殿的老照片,從圖片上看應該就是這件戧金彩漆圓几。
潭柘寺,位於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餘公里。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307),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它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素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的民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皇帝降旨,命阜成門內廣濟寺的住持僧,著名的律宗大師,與自己相交多年的震寰和尚為潭柘寺的欽命住持。當年秋天,康熙皇帝駕臨潭柘寺進香禮佛,並且留住了數日,賞賜給潭柘寺御書金剛經十卷、藥師經十卷、沉香山一座、壽山石觀音一尊、壽山石羅漢十八尊6。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皇帝二遊潭柘寺,親賜寺名為「敕建岫雲禪寺」,並親筆題寫了寺額,從此潭柘寺成為北京地區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
清雍正年間,一向深居簡出的雍正皇帝也專程到潭柘寺進香禮佛。
乾隆九年(1744),乾隆皇帝第一次遊潭柘寺,「賜供銀二百兩、匾額九、楹聯二、詩二、章幅子一軸、琺瑯五供一堂」。7
從潭柘寺老照片看,圓几上陳設著掐絲琺瑯五供。遍查其他檔案資料都沒有找到與琺瑯五供相關的文字。只在《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中找到乾隆賞賜潭柘寺匾聯的記錄。「乾隆九年二月初九日,首領夏安交御筆白絹對一副,御筆黃絹對一副,御筆善獅子吼黃絹匾文一張,御筆福海珠輪匾文一張,御筆寂照真如匾文一張,御筆蓮界慈航匾文一張,御筆圓靈宗鏡匾文一張,御筆心空彼我匾文一張,御筆性因淨果匾文一張,御筆黃絹對一副,御筆瀟碧延清匾文一張,御筆猗旰清境匾文一張,御筆具大願力匾文一張,御筆黃絹挑山一張,御筆粉紅絹對一副。傳㫖將白絹對著做銅字黑漆抱月對一副,福海珠輪匾、寂照真如匾、蓮界慈航匾、圓靈宗鏡匾,此匾四面各做銅字九龍邊。心空彼我匾,猗旰清境匾,此匾二面俱做一塊玉畫䕫龍邊,木字匾二面。其性因淨果匾著做一塊玉畫花紋邊木字匾一面。潚碧延清匾著做畫邊木字匾一面。其黃絹對著做黑漆金字抱月對一副。善獅子吼匾具大願力匾,做錦邊壁子匾二面,其挑山並黃絹對、粉紅對俱做錦邊壁子掛屏掛對,各隨倒環托掛釘挺勾欽此。於本月二十一日七品首領蕯木哈將畫得緑漆地青字彩漆邊心空彼我匾樣一件,黑漆地金字彩漆邊性因淨性因淨果匾樣一件,瀟碧延清匾樣一件,黑漆地金字彩漆夔龍邊猗旰清境匾樣一件,持進交太監胡世傑呈覧,奉旨照樣准做欽此。於八月二十日栢唐阿盛徳將做得錦邊壁子匾一面,黑漆抱月對二副安掛訖。於八月二十日栢唐阿強勇將做得銅字九龍匾,四面錦邊壁子匾一面,錦邊壁子對二副,掛屏一件持赴岫雲寺安掛訖。於九月二十三日栢唐阿薩其庫將做得木字匾四面赴岫雲寺安掛訖。」8
無獨有偶,在浩如煙海的乾隆御製詩中,記錄有乾隆皇帝於乾隆九年第一次遊歷潭柘寺的詩文《二月朔日初遊潭柘岫雲寺作》9。
由此說明乾隆皇帝於乾隆九年,不僅命令造辦處為潭柘寺製作各種匾聯,還興奮的賦詩一首。遺憾的是,造辦處檔案中沒有製作琺瑯五供的記載。
那麼陳設在潭柘寺的戧金彩漆圓几又是什麼時候製作的呢?根據已經查閱到的材料分析有二種可能,其一,乾隆九年乾隆皇帝賞賜潭柘寺琺瑯五供時連同五個几一起賞賜。其二,戧金彩漆几已在潭柘寺,乾隆僅僅賞賜了琺瑯五供。這僅僅是分析,還有待更準確的資料出現。那麼,我們從「几」本身出發,也能斷定它大致的製作時間。「几」的龍紋形象與標準的康熙朝龍紋非常接近,特別是頭部的眼睛、嘴部的輪廓以及龍的軀體、爪的刻畫,而雲紋與雍正朝絲織品與漆器上的雲紋近似,不是典型的康熙朝的朵雲紋,而是行雲流水般的流雲紋。所以從「几」本身的裝飾紋樣,大致可以將其斷定為康熙到雍正年間的傢俱。再從各種文獻記載綜合判斷,戧金彩漆雲龍紋几可以初步界定為康熙二十五年(1686)到乾隆九年(1743)之間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