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玉觥為仿古器,仿漢代玉角形盃造型,其風格來自漢與西域的文化交流,深受中亞來通杯的影響。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一件青白玉角形盃,即為此種造型,見J. Rawson著《Chinese Jade from the Neolithic to the Qing》,倫敦,1995年,頁70,圖版61。南越王墓例器身為動物角的造型,向下收束、外翻作分岔的螭龍尾鋬。宋、明、清歷代的仿古玉觥則多飾高浮雕龍紋,有的更刻有圓雕龍作鋬,如本件玉觥所示。
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中期碧玉觥,載於楊伯達編,《華夏古玉.鑑賞篇》,卷11,1996年,圖版38。故宮例器形、紋飾和本件玉觥都十分相似,唯缺螭龍形鋬。無獨有偶,像故宮例這樣器形、紋飾均與本器相同但是無鋬的玉觥另有兩例:H.T. Hodgson先生珍藏一件,載於展覽圖錄《Chinese Jade Throughout the Ages》,倫敦,1975年,編號447,圖錄中指出該件玉觥上刻有一首乾隆詠玉觥的御題詩,作於1792年;另一件為白玉質,載於《中國藝術品經眼錄-埃斯肯納齊的回憶》, 倫敦,2012年,235頁,圖版151。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白玉觥,以螭龍作鋬,見上述楊伯達編,《華夏古玉.鑑賞篇》,卷11,圖版40。亦可比紐約佳士得於2017年3月17日拍賣一例,拍品1081號。該白玉觥亦以圓雕龍作鋬,並且器底和本件玉觥一樣作張口的龍頭狀。
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中期碧玉觥,載於楊伯達編,《華夏古玉.鑑賞篇》,卷11,1996年,圖版38。故宮例器形、紋飾和本件玉觥都十分相似,唯缺螭龍形鋬。無獨有偶,像故宮例這樣器形、紋飾均與本器相同但是無鋬的玉觥另有兩例:H.T. Hodgson先生珍藏一件,載於展覽圖錄《Chinese Jade Throughout the Ages》,倫敦,1975年,編號447,圖錄中指出該件玉觥上刻有一首乾隆詠玉觥的御題詩,作於1792年;另一件為白玉質,載於《中國藝術品經眼錄-埃斯肯納齊的回憶》, 倫敦,2012年,235頁,圖版151。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白玉觥,以螭龍作鋬,見上述楊伯達編,《華夏古玉.鑑賞篇》,卷11,圖版40。亦可比紐約佳士得於2017年3月17日拍賣一例,拍品1081號。該白玉觥亦以圓雕龍作鋬,並且器底和本件玉觥一樣作張口的龍頭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