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VERY RARE ROBIN’S EGG-GLAZED PEAR-SHAPED VASE
A VERY RARE ROBIN’S EGG-GLAZED PEAR-SHAPED VASE
A VERY RARE ROBIN’S EGG-GLAZED PEAR-SHAPED VASE
2 更多
A VERY RARE ROBIN’S EGG-GLAZED PEAR-SHAPED VASE
5 更多
清雍正 爐鈞釉弦紋瓶 六字篆書刻款

YONGZHENG INCISED SIX-CHARACTER SEAL 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23-1735)

細節
清雍正 爐鈞釉弦紋瓶 六字篆書刻款
瓶撇口,束頸,矮圓腹。圈足。腹部環飾雙弦紋。通體施爐鈞釉。足緣露胎一圈,塗褐色護胎汁。足內陰刻「大清雍正年製」篆書款。
10 7/8 in. (27.7 cm.) high, box
來源
北美私人珍藏
香港佳士得,2011年11月30日,拍品3303號

榮譽呈獻

Priscilla Kong
Priscilla Kong

拍品專文

爐鈞釉為雍正朝新創的一種低溫仿鈞釉。清《南窯筆記》(佚名)載:「爐均(鈞)一種,乃爐中所燒,顏色流淌中有紅點者為佳,青點次之。」爐鈞釉主要以流淌的藍釉形成自然的垂流條紋,其中間佈著紅色或青色斑點。雍正朝爐鈞釉器的紅點泛紫,如成熟的高粱穗色,故俗稱「高梁紅」,此特徵於乾隆初期後不再出現。此器的釉色藍紫交融,符合該時代特徵。
此瓶矮圓腹,重心極低,需要高超的手拉坯技巧;窯燒時火候需控制準確,以防瓶身塌陷,故成功率極低。形制相若惟施青釉的例子一件,先後為胡惠春、張宗憲收藏,後1999年11月2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518號 (圖一)。
此瓶釉色間於爐鈞釉及孔雀藍釉之間。孔雀藍釉例子可參考張宗憲先生舊藏一件乾隆抱月瓶,2006年11月28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1305號。較典型且普遍以藍色為主的爐鈞釉色,可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乾隆琮式瓶,見故宮博物院藏珍品全集《單色釉》,香港,1999年,圖版188號。與此瓶釉色相近的雍正例子還可參考兩件蒜頭瓶,一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編號:中瓷-000749,另一件為胡惠春舊藏,2017年11月29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2856號 (圖二)。
另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二件型制近似的雍正窯變釉瓶,均為盤口,頸部飾多道弦紋,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御窰瓷器.卷一.下冊》,北京,2005年,圖版130、134號。

更多來自 寶芳閣官窯瓷器珍藏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