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此壺形制較大,近30 公分寬、22 公分高,但壺身厚度僅有0.2 公分, 且整體線條流暢,重量輕盈平均,製壺者技藝之嫻熟可見一斑。
近似大壺頗為罕見。京都黄檗山萬福寺藏有兩件由其開山祖師隱元隆琦 (1592-1673)於1654 年攜至日本的宜興茶壺,其中較大的一件與此在 形制、尺寸(約28 公分寬)及厚度上皆十分相似,壺身亦刻有行書詩文: 「茶熟清香有,宗到一可喜」,隨「時大彬倣古」款,見《あこがれの 名器》,頁14,圖版2 號(圖一)。同書圖版1 號為隱元禪師帶入日本 的另一件宮燈式茶壺,僅14.5 公分高。三件茶壺皆為獨孔,此為明至清 初宜興壺常見特徵之一,後期茶壺多見網孔。
近似大壺頗為罕見。京都黄檗山萬福寺藏有兩件由其開山祖師隱元隆琦 (1592-1673)於1654 年攜至日本的宜興茶壺,其中較大的一件與此在 形制、尺寸(約28 公分寬)及厚度上皆十分相似,壺身亦刻有行書詩文: 「茶熟清香有,宗到一可喜」,隨「時大彬倣古」款,見《あこがれの 名器》,頁14,圖版2 號(圖一)。同書圖版1 號為隱元禪師帶入日本 的另一件宮燈式茶壺,僅14.5 公分高。三件茶壺皆為獨孔,此為明至清 初宜興壺常見特徵之一,後期茶壺多見網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