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印文:「怡親王」、「皇十三子」
愛新覺羅·胤祥(1686-1730),清聖祖康熙帝十三子。生於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雍正帝登基,避帝諱改名允祥,受封為怡親王,尋命總理戶部三庫,養心殿各宮廷作坊皆受其管轄。雍正八年五月四日病逝,雍正下旨將允祥一名改回胤祥,為雍正一朝唯一得以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乾隆年間,祀盛京賢王祠下命王爵世襲。
此對章印鈕及印文的雕刻風格皆與康熙壽山石「淵鑒揮毫」寶璽十分接近,見香港佳士得2019年5月29日,拍品3009號。風格及題材類似的對章亦可參考一對康熙壽山石麒麟鈕印,見香港佳士得2016年11月30日,拍品3352號,惟該麒麟眼部未作鑲嵌處理。
愛新覺羅·胤祥(1686-1730),清聖祖康熙帝十三子。生於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雍正帝登基,避帝諱改名允祥,受封為怡親王,尋命總理戶部三庫,養心殿各宮廷作坊皆受其管轄。雍正八年五月四日病逝,雍正下旨將允祥一名改回胤祥,為雍正一朝唯一得以保留「胤」字的皇帝兄弟。乾隆年間,祀盛京賢王祠下命王爵世襲。
此對章印鈕及印文的雕刻風格皆與康熙壽山石「淵鑒揮毫」寶璽十分接近,見香港佳士得2019年5月29日,拍品3009號。風格及題材類似的對章亦可參考一對康熙壽山石麒麟鈕印,見香港佳士得2016年11月30日,拍品3352號,惟該麒麟眼部未作鑲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