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 RUITU (ATTRIBUTED TO, CHINA, 1570-1641)
ZHANG RUITU (ATTRIBUTED TO, CHINA, 1570-1641)
ZHANG RUITU (ATTRIBUTED TO, CHINA, 1570-1641)
13 更多
ZHANG RUITU (ATTRIBUTED TO, CHINA, 1570-1641)
16 更多
明 張瑞圖(傳)

別有天地

細節
明 張瑞圖(傳)
別有天地
水墨灑金紙本  冊頁十四對開  一六二五年作
每開11 ½ x 13 5/8 in. (29.2 x 34.8 cm.)
1. 題識:宅近青山同謝脁,門垂五柳似陶潛。 果亭圖寫。
鈐印:二水、張瑞圖印
2-3. 題識:松竹迷道,庭花合圍,著山人衣,曳杖挾書行唫,賓送日月于林菁中。凡故疇新畝,廩假進退,抱厀長嘯,婚嫁有無,皆落莫仿佛若夢中事。惟聞名勝士,欣然迎至,共食淡麵,為語儒佛二氏所以離合見性命真處,如水中鹽味,非無非有。圖書。
鈐印:無畫氏、張瑞圖印
4. 題識:修竹茂林書院,喬松古木人家。 果亭圖寫。
鈐印:無畫氏
5-6. 題識:箕踞于斑竹林中,徙倚于青几石上;所有道笈梵書,或較讐四五字,或參諷一兩章。茶不甚精,壺亦不燥;香不甚良,灰亦不死。短琴無曲而有弦,長謳無腔而有音。激氣發于林樾,好風逆之水涯;若非羲皇以上,定亦嵇阮兄弟之間。圖書。
鈐印:芥子圖印、二水、張長公
7. 題識:上方月曉聞僧語,下界林踈見客行。果亭圖寫。
鈐印:內史
8. 題識:少學琴書,偶愛閒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見樹木交蔭,禽鳥變聲,亦復欣然有喜。嘗言五六月,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圖書。
鈐印:二水、長公、張瑞圖印
9. 題識: 果亭圖寫。
鈐印:無、畫
10. 題識: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池鱗競躍,實欲界之僊都,自康樂以來,未有能與其奇者。圖書。
鈐印:小草、芥子圖印
11. 題識: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圖。
鈐印:二水、長公
12. 題識: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拂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藉以臥。意有所極,夢亦同趣。圖草。
鈐印:芥子亭、瑞、圖、無畫氏
13. 題識: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果亭圖寫。
鈐印:無、畫
14. 題識:元豐六年十月十二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遂至承天觀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中如積水空明,水中荇藻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天啓乙丑(1625年)為白岳朱老先生詞宗。瑞圖。
鈐印:張瑞圖印

內藤湖南(1866-1934)題引首:別有天地。內藤虎。
鈐印:湖南、藤虎、字炳卿

長尾甲(1864-1942)題跋:果亭以萬歷殿試第三人仕至端揆,詩文書畫名高一時,其書法鍾王,後有神悟,一變故步,別闢蹊徑,縱橫奇逸,莫與伍焉。畫山水宗大痴,秀蒼精勁,頗復神肖荊關。專以書畫論之,殆為明季鉅擘,但其人為清議所不容,可惜耳。此冊為朱白岳作,白岳名完字季美,並善書畫,隸書嚴整,獨步一時,墨竹自謂得玉局之法。果亭為名宿作,故不敢率尔,操觚精絕乃爾,固不可以人而廢其技也。長尾甲識。
鈐印:雨山、長尾甲印

內藤湖南題簽條:白毫菴書畫合璧。炳卿署檢。
鈐印:虎、湖南

長尾甲題簽條:果亭山人書畫精品。雨山居士署贉。
鈐印:甲印、雨山

鑑藏印:益齋(十四次)、公孫大孃(二次)、益齋文房長物、定
來源
日本繭山龍泉堂。
法國外交官 Jean Daridan (1906-2002) 私人珍藏至1970年。
1970年9月10日購自巴黎 J.C. Moreau-Gobard。
詹姆斯及瑪麗蓮﹒阿爾斯多夫珍藏,芝加哥。
出版
《世界美術全集20 - 中國中世 II 明. 清 附近代》,平凡社,東京,1953年,第259頁,圖版26-27(兩開)。
米澤嘉圃,《明代繪畫》,繭山龍泉堂,東京,1956年,圖版20(一開)。
《龍泉集芳:創業七十周年記念第二集》,繭山龍泉堂,東京,1976年,編號178,第89頁(一開)。

著錄:
喜龍仁,《中國繪畫-名家與技巧》,倫敦,1956年,第155頁。
芝加哥藝術俱樂部,《詹姆斯及瑪麗蓮·阿爾斯多夫中國藝術珍藏》,1970年,芝加哥,編號P5。
展覽
芝加哥,芝加哥藝術俱樂部,詹姆斯及瑪麗蓮·阿爾斯多夫中國藝術珍藏,1970年9月21日至11月13日。
拍場告示
Please note that the dimensions should read 'Each leaf measures 11 1/2 x 13 5/8 in. (29.2 x 34.8 cm.)'.
請注意,此拍品尺寸應為每開11 1/2 x 13 5/8 in. (29.2 x 34.8 cm.)。

拍品專文

明代書法家、畫家張瑞圖(1570-1641)是中國古代文人精神的代表, 萬曆三十五年探花及第,歷任朝廷高官,卻終因捲入魏忠賢(1568-1627)閹黨一案遭罷黜。無論官場沈浮,張瑞圖始終被視為明代最有創造性、最為杰出的書法家之一。

此精美冊頁《別有天地》即為張瑞圖之手筆,其上款人為朱完,字季美,號白岳。據《書史會要》卷九所載:朱完,「萬曆(1573-1620)時人。隸書嚴整,清勁獨步一時,楷書作顏體,行草亦佳。」儘管《別有天地》作於1625年,張瑞圖亦未於作品中說明他與朱完之間的關係,但此冊頁品質精美,書法及繪畫的水準亦是非凡,或許承載了長公對已故先人的懷念之情。冊頁中一共收錄十一首詩文,當中只有一首為張瑞圖所創作,其餘十首則摘錄引用自中國歷代上至文壇巨擘之作、下至鮮為人知的文學作品,其作者依序為:唐代李白(701-762)、明代高濂(1573-1620)、明代張瑞圖(1570-1644)、明代陳繼儒(1558-1639)、唐代盧綸(739-799)、晉代陶潛(淵明,365-427)、南朝梁之陶弘景(456-536)、唐代張祜(約785-849)、唐代柳宗元(773-819)、唐代賈島(779-843)、以及宋代蘇軾(1037-1101)。

本作有六幅對開的山水畫作,並有五幅題有詩句。畫面與詩文相互呼應,顯示出張瑞圖在創作過程中將所慎選詩句之意境轉化於畫境中,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在首幅對開畫作中,張瑞圖摘錄李白《題東谿公幽居》中的詩句:「宅近青山同謝脁,門垂五柳似陶潛。」青山位於安徽省當塗縣東南方,南齊文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曾築室於青山之南;「門垂五柳」中的五柳意味著自稱「五柳先生」的陶淵明。畫面深遠處,有一棟民宅座落於深山中,幾棵巨大的柳樹不合比例地矗立在前門旁。相同意象的構圖重複出現於畫面中遠處,有兩位高士在湖邊的涼亭中清談著,一棵柳樹的拱形枝幹從涼亭上方越過屋頂,形成一種框架效果。、

另外六幅對開的書法詩文如同其山水作品的意象,同樣以隱居山林和探訪深山古寺的文人視角描述自然的景緻與聲響。從詩文與畫作的意境中,不難發現張瑞圖對於自然、寧靜和簡樸的嚮往,以及遠離政治、世事的紛擾、擺脫虛偽裝飾的心願。這類型的主題長久以來頗受中國歷代文人所喜愛,反映出文人歷經宦海浮沉與政治紛擾後尋求脫離俗世的心境。張瑞圖細膩地透過詩意與畫意的處理,將一個老調重彈的主題轉化成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並且呈現出中國傳統文人理想心境的作品。

縱觀全冊,集中體現了張瑞圖筆勢生動、峻峭奇逸的書法風格及其重抒宋元以來文人畫筆墨濃淡寄情於山水之間的繪畫理想。此外,京都學派的創始人之一,思想、文化影響深遠的歷史學家、漢學家內藤虎(內藤湖南)為此卷作題引首;卷尾還附有著名漢學家、書法家、畫家、收藏家、篆刻家長尾甲鈐印。長尾甲曾於二十世紀初受聘於上海商務印書館,參與編纂中國小學教科書;在其定居中國的十餘年間廣收中國書畫作品,並以其精通中國文化為傲。

更多來自 崇聖御寶 - 詹姆斯及瑪麗蓮·阿爾斯多夫珍藏(第一部分)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