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 JI (1738-1823)
清 余集 種竹圖 設色紙本 手卷

Planting Bamboo

細節
清 余集 種竹圖 設色紙本 手卷

43.5 x 94 cm. (17 1/8 x 37 in.)
題識:實菴二兄大人玉照,秋室弟余集於校花軒。
鈐印:秋室居士、余集
二十四位諸家題跋,包括余集(1738-1823)、紀昀(1724-1805)、張問陶(1764-1814)、王芑孫(1755-1818)、洪亮吉(1746-1809)、錢大昕(1728-1804)、梁同書(1723-1815)、歸懋儀(1762-1832)、石韞玉(1755-1837)等,共鈐印五十七方。

拍品專文

註:
實庵,即馮培,字仁寓,又字玉圃,號石庵,江蘇元和人。1778年進士,改庶吉士,歷戶科給事中,有《鶴半巢詩存》。
  
余集,字蓉裳,號秋室,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1766年進士,候選知縣,1773年與戴東源等五人同荐修《四庫全書》,人稱“五徵官”,授翰林編修,累遷侍讀學士。工詩古文,能書善畫,人物閒靜、山水秀逸,晚歲唯寫蘭竹。
  
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別號石雲、觀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隸獻縣人。1754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國史館、方略館總纂,《四庫全書》總編纂官,歷兵部侍郎、禮部尚書、左都御史等。
  
張問陶:字仲冶、柳門,號船山,四川遂寧人,1790年進士,授翰林院檢討,改都察院御史、吏部郎中,出知山東萊州府,後辭歸,卒於蘇州。有詩才,為明清巴蜀第一詩人,善書法,能繪畫,有《船山詩草》。
  
王芑孫:字念豐,號德甫、惕甫、鐵夫,別號楞枷山人,江蘇長州人。1788年召試賜舉人,官華亭縣教諭。有詩名,工文、善書法。
  
洪亮吉:字君直、稚存,號北江,晚號更生居士,陽湖(江蘇常州)人。1790年進士,授編修,督貴州學政,乾嘉時期著名學者。1799年上書陳時政之弊,獲罪流放伊犁,次年赦歸,主講梅花書院。著有《洪北江詩文集》、《更生齋詩餘》等。
  
錢大昕:字曉徵,一字及之,號辛楣,又號竹汀居士,嘉定(今屬上海)人,1754年進士,授庶吉士,歷詹事府少詹事、廣東學政等,1775年丁父憂後致仕,主講鍾山、婁東、紫陽書院等。以研治經史著稱,為乾嘉學派代表人物,有《潛研堂集》、《十駕齋養新錄》等。
  
梁同書:字元潁,號山舟,錢塘人。清東閣大學士梁詩正子,1747年舉人,1752年特賜進士,授編修,遷侍講學士,工書能詩,稱譽當時,有《頻羅庵遺集》。
  
歸懋儀:字佩珊,號虞山女史,江蘇常熟人。歸朝煦女,李學璜妻,歸懋儀與席佩蘭閨中畏友,為袁枚女弟子,工詩詞,善短札,著有《繡餘小草》。
  
石韞玉:字執如,號琢堂,晚號獨學老人、花韻庵主人,江蘇吳縣人。1790年八十萬壽恩科狀元,授翰林院編修,歷湖南學政、重慶府知府、山東按察史等,主講蘇州紫陽書院二十餘年,有《獨學廬詩文集》、《花韻庵詩餘》等。

更多來自 中國古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