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丁衍鏞出生於二十世紀初年,於1920年曾在日本留學六年,深刻掌握西方油畫不同流派的特徵。回國後不久,畫風便出現改變,捨棄寫實而專攻線條簡樸之美。丁氏精湛的線條技法及令人驚嘆的色彩表現,在《鍾馗紋瓶子》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構圖上,丁衍鏞以強烈對比的明亮的黃和白作為背景,以單純大膽的顏色為畫面切割,造就出如西方現代畫派所追求的「平面化」及「裝飾性」的畫面處理與視覺效果。釋道人物如佛陀、八仙、羅漢、鍾馗等一向是丁氏喜愛的題材,藝術家以寥寥幾道筆觸則簡化了瓶子、鍾馗像和小桌子之輪廓描寫,畫作充滿天真童稚的藝術趣味,可見到原始主義中粗獷、不假修飾所凝聚出的爆發力對於丁衍鏞深刻的啟發與影響。
丁氏捨棄人物的細節,抽取最富表現力的部份,予以創造,加強了整個畫面的故事性,令人聯想到八大山人把物像的精神意簡言賅地表現在多變的線條上,而丁衍鏞則成功承存17世紀發展出來的概念,繼而進一步加入色彩元素,色彩、線條在丁氏油畫中相互配合,成就了「穿梭古今、跨越東西」的20世紀中國現代藝術。
丁氏捨棄人物的細節,抽取最富表現力的部份,予以創造,加強了整個畫面的故事性,令人聯想到八大山人把物像的精神意簡言賅地表現在多變的線條上,而丁衍鏞則成功承存17世紀發展出來的概念,繼而進一步加入色彩元素,色彩、線條在丁氏油畫中相互配合,成就了「穿梭古今、跨越東西」的20世紀中國現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