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AGNIFICENT AND EXTREMELY RARE CARVED ZITAN HEXAGONAL TABLE
A MAGNIFICENT AND EXTREMELY RARE CARVED ZITAN HEXAGONAL TABLE
A MAGNIFICENT AND EXTREMELY RARE CARVED ZITAN HEXAGONAL TABLE
3 更多
清乾隆 紫檀西蕃蓮紋展腿式六方桌

QIANLONG PERIOD (1736-1795)

細節
清乾隆 紫檀西蕃蓮紋展腿式六方桌
36 1/2 in. (93 cm.) high, 44 3/4 in. (113 cm.) wide, 38 1/7 in. (97 cm.) deep
來源
山中商會,1932年以前
細川護立(1883-1970)家族舊藏
《逸韻相承:細川家族藏中國藝珍》,香港蘇富比,2014年10月8日,拍品3108號
出版
《世界古美術展覽會寫真集》,山中商會、東京美術俱樂部,大阪、東京,1932年
展覽
《世界古美術展覽會》,山中商會、東京美術俱樂部,
大阪、東京,1932年,編號770
《世界古美術大展觀》,山中商會,大阪,1938年,編號193

拍品專文

在中國傢俱的平面造型中,多寡而論,以方形、長方形(也包括委角方形、委角長方形)為大尊,其次為圓形,再次有六方形、八方形、海棠形、梅花形、菱花形、方勝形等少見者。造型越來越複雜,木工製作的難度也隨之增大。這些複雜造型的傢俱,除了藝術性方面的追求外,也與陳設位置有若干關係。如本例桌面作六方形,附有抽屜,是兼備情趣性和實用性的傢俱,推測應陳設在重要空間的中部,六面可憑,供人圍坐,不特意強調等級。其尺寸碩大,造型別致,為目前所僅見,一般這種尺度的六方桌、圓桌,多制為兩拼的半六方桌或圓桌,可聚可散,靈活有之,凝重不及此例。

桌面以六段攢拼板心而成,皆施悶榫,外觀不見榫頭,此為紫檀傢俱常見榫卯方式。桌面冰盤沿簡練,近下方壓素邊線一道,造型醇厚。

束腰稍高,鏟地高浮雕花紋,以西番蓮花和苕茛葉紋組成一花四葉圖案,將每段束腰分割為四個開光狀,內浮雕四重瓣花頭。托腮肥厚,浮雕一周仰蓮紋,清宮造辦處檔案將這種仰俯蓮紋記為「八達馬」紋,此名稱歷史可上溯至元代。束腰下為鼓出的牙板,在其上沿浮雕垂雲紋,如同鑲裝一周錦邊,雖然亦為浮雕工藝,但與前者以爽利特點的刀工不同,雕刻圓潤飽滿,刀法圓活,宛如剔犀,富於裝飾,形成如雙托腮般效果,以增端莊華貴。

腿足位於六角,隨桌面六方形造型做成劍脊棱狀,其與牙板的結合,外觀近插肩榫,實為抱肩榫結構。腿足間另設素混面雙邊線直棖,與腿足、牙板一道形成空檔,安設抽屜。抽屜之制,因六邊形每面皆外大內小,故做成梯形。抽屜下有托板,每屜居中設木條為軌道,相應地抽屜底板下開長槽口,與軌道相接。抽屜臉浮雕西番蓮紋,中為四重瓣花頭西番蓮花,裝銅菊瓣紋墊片,如同花蕊,並附鈕頭、魚形吊牌;兩邊為苕茛葉紋,花葉舒展蔓延、纏繞。腿間橫棖下方設透鎪而成的花葉紋牙板,三朵花左、中、右排開,以花葉勾纏相連。

腿足為展腿式,自明代傢俱「蜻艇腿」衍變而來,上部有向兩邊翻卷花葉,如同小翅,具節奏變化,腿足也自此內折,形成展腿造型。腿足沿邊起線,至花葉處轉為卷珠紋。腿足展腿處內收後直落而下,末端外翻為如意頭狀,與展腿處的卷珠紋、牙板上的如意頭紋遙相呼應。如意足雕琢圓潤可愛,一道脊線峰棱挺拔,與劍脊棱相接。腿足間下方設橫棖,之間設雕花屜板,可作腳踏之用,但更多是裝飾和結構之需。橫棖下設卷雲紋牙板,中垂如意頭。

此桌尺寸碩大而造型獨特,為目前所僅見,但其造型和紋飾,都可以眾多乾隆時期宮廷紫檀傢俱印證,如故宮博物院藏有紫檀西番蓮紋高束腰展腿式方几成對(圖一)(《故宮博物院藏明清傢俱全集,17,几架》第164-171頁,故宮出版社,2015年),雖造型、尺寸不同,但西番蓮、如意雲頭等紋飾之應用,腿足、托腮、牙板甚至冰盤沿細節造型之特徵,都顯示出其共同的淵源。據查該幾原陳設於壽康宮,還有與之成套的紫檀西番蓮紋扶手椅四把。壽康宮在乾隆時期為崇慶皇太后居所。

雕花屜板以紫檀厚拼板製成,落膛安裝,起鼓委角六方形開光,內透雕西番蓮紋,佈局勻稱,構圖大氣,繁而不亂,雕琢精緻,磨制細膩,堪可作為清乾隆時期西番蓮紋圖案裝飾之典範。其中間為大朵西番蓮花絢爛開放,三層重花瓣,各為六瓣,交叉相疊,與六方桌的桌角、桌邊中心呈輻射狀對齊,圖案的設計兼顧與造型的呼應。花頭周圍為柔美的苕茛葉紋,並點綴有花蕾、花頭,佈滿整個空間,浮雕、鏤雕、陰刻技法兼備,葉片向背翻轉,造型流暢,繁而不亂,落落大方,紫檀幽深的質感配合爽利的雕工,富貴氣十足。
以西番蓮花、花蕾和苕茛葉紋組成的西番蓮紋,是洛可可裝飾之代表,清早期傳入中國,又稱之為「西洋花」、「番花」。這種外域特色的紋飾極受皇家青睞,移植、借鑒此種紋飾於器物之上,且令外國傳教士介入琺瑯器、瓷器、傢俱等器物設計,陳設在具有西洋風味的場所。如據清宮養心殿造辦處檔案記載,乾隆十六年六月十四日,命如意館將「水法殿西平臺現陳設漆香幾四件,著郎世寧照此高矮另畫西洋樣款呈覽」。

此桌為典型的清宮御用器,從造辦處檔案來看,這種大型或者批量的紫檀傢俱製作,多由造辦處分支機搆廣州粵海關或奉旨、或按例製作後奉進,並核准奏銷。因紫檀為進口材料,粵海關有材料之便,且巧匠輩出,甚至養心殿造辦處木工基本都由廣州工匠組成。而傳教士至中國,首到港口也多為廣州,所以該地受西方外來文化影響亦重,故西番蓮紋飾的應用,也以廣作傢俱最為經典。如乾隆十七年湖廣總督阿裡袞和粵海關提督李永標貢進「紫檀百福洋花大案一對,紫檀番花椅十二張,紫檀鑲玻璃大插屏一對,紫檀畫玻璃橫披掛屏一對……送至圓明園交與總管李裕查收迄」。其中的「百福洋花」應該為蝠紋和西番蓮或纏枝蓮紋,「番花」即西番蓮紋。
此桌曾為著名的古董機構日本山中商會所藏,後經細川護立家族遞藏。山中商會曾從恭王府獲得大量珍貴文物,其中也包括數件傢俱,並出版有圖錄。此桌於1932年展於《世界古美術展覽直會》,東京(圖二),其後於1938年展於《世界古美術大展觀》(圖三),皆有圖錄著錄。細川護立(1883-1970)為東京永青文庫創立者,珍藏約8萬件東方藝術品,其家族淵源可追溯至14世紀日本熊本城。另需一提的是每具抽屜前臉底部有戳印「MADE IN CHINA」,這在清光緒、民國時期的外銷瓷上多見,此桌或即此時作為外銷物品,輾轉至外域的。

更多來自 摛翰藻 - 文房雅器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