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此枚紅金1579帶有獨一無二的雕刻錶圈,被視為百達翡麗有史以來最稀有的計時腕錶之一,與其他百達翡麗獨一無二的計時腕錶齊名,是百達翡麗古董腕錶中的重要瑰寶,彌足珍貴。
不僅是唯一一枚帶有雕刻錶圈的1579,它更是迄今所有已知的百達翡麗計時腕錶型號中唯一使用這種錶圈的腕錶。 此外,現時已知僅有六枚紅金1579錶盤上有百達翡麗和著名米蘭零售商Gobbi的雙重簽名,本拍品正正是其中之一。
此枚舉世無雙的計時腕錶煥發醉人魅力;是次拍賣為藏家提供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60多年後成為其第二位擁有者。
最令人雀躍的,是此枚腕錶從未曾作公開發售,直到去年為止,它仍全然未被公眾所知。 自原先持有者的家族以全新購入直至腕錶被公開前,從未有人想像過型號1579會配上如此設計的錶圈。著名百達翡麗學者的研究指出,此型號中只有現時這一枚腕錶配有雕刻錶圈。在一封致百達翡麗意大利客戶總監特雷維西先生(Mr. Trevisi)的電子郵件中表示,經百達翡麗後補證書確認,此枚機芯編號868’845、錶殼編號693’233的腕錶,是唯一一枚配有雕刻錶圈的1579。
錶盤
第二代第一期,由Stern Frères於1956年在銀盤上製作,配有雕刻的凹陷輔助錶盤及磨砂銀光乳白色飾面,秒刻度及五分之一秒刻度以琺瑯雕刻,印有測距儀刻度。錶盤背面由Stern Frères壓印上編號93781。93是百達翡麗的代碼,781是錶盤的參考編號。6時和12時標記,以及八個金字塔形狀的時標均為手工切割的紅金所製。竹葉狀的時針和分針,以及輔助錶盤的秒針均為金針。計時分針及秒針則由藍鋼製成。
在過去逾60年間,錶盤僅被完美地修復過一次或兩次。根據最為人敬仰的百達翡麗學者所指,只有Stern Frères方可完成如此高水準的修復工作。
錶殼
編號 693’233,由Wenger於1955年製造。Wenger是日內瓦有史以來最頂級的錶殼製造大師,在鑰匙內加上「1」字便是其壓印標記。三件式結構,帶有嵌入式錶圈和底蓋,以及焊接多面式錶耳。
錶殼保存良好,一個清晰可見的印記完好保留,另外一個經歷時間後磨損不見。 錶耳保存完好,並未有像其他同型號中常見被打磨的情況。原裝的 18K金計時按鈕,錶冠則相信是在1990年代或更後時期在維修時所更換。 最重要的,是經過多年的精心保存,其獨有的錶圈保存得極為完好,令人留下印象深刻。錶圈內正確地標有錶殼編號最後三位數字233。
機芯
編號 868'845,製於1955年,13’’’130鍍銠黃銅機芯,蓋有日內瓦印記,以專門為百達翡麗製作的valjoux 13’’’ ébauche機芯為基礎,23顆寶石,18'000次振動,單金屬防磁擺輪,配精確微調功能。 直至1970年代,僅有不足一半的百達翡麗計時腕錶擁有日內瓦印記。 相信是根據客戶(在本例中為Gobbi)的要求才會進行額外測試。近年,該機芯在百達翡麗工坊進行全面翻新。
Gobbi Milano
1842年,鐘錶愛好者Raimondo Gobbi在摩德納開設個人工作坊。憑藉他的能力和決心,其業務得以蒸蒸日上;直到十年後的1852年,更獲大公爵任命為「皇室鐘錶大師」(Clockmaker to the Royal Court)。 當時,Raimondo Gobbi主要專注於銷售懷錶及擺鐘。 Raimondo的小兒子Giuseppe以其個人才華進一步拓展公司業務,並於1896年將公司移至米蘭,在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大街 (Corso Vittorio Emanuele II)開設工坊。自 1930年代初開始,曾孫Aldo和Gastone接手業務,令品牌成為意大利的瑞士鐘錶銷售龍頭,後來更涉獵金飾和珠寶銷售。
品牌的第一家工坊在戰爭中被毀。其後在1949年9月4日,現時的商店開業,當年的家具仍然保留至今。公司業務目前由Gastone的兒子Luca Pozzolini Gobbi和他的女兒Serena打理。 GobbiI的六代人已為其客戶服務了超過170載,令人引以為傲。
型號1579
型號1579於1943年在巴塞爾鐘錶上登場,此錶款一直保留在百達翡麗的產品目錄中直至1964年。三件式錶殼由Wenger製造,錶盤由著名的Stern Frères提供,機芯以Valjoux 13'''ébauche 為基礎,經品牌工坊按最高標準改良後,更名為百達翡麗13-130機芯。 產量約為470枚,當中約185枚為紅金版本。
1579可分為兩個系列:
第一代(1943至1949年):阿拉伯數字和棒狀時標,棒狀或竹葉狀指針
第二代(1950至1964年):阿拉伯數字和方形時標,竹葉狀指針,例如本拍品
有關本錶的介紹,可參閱:
Eric Tortella,《 Blue Book 1》, 2018 edition, p.389 (see fig.3.3.12.85).
更多型號1579的範例,可參閱:
Martin Huber & Alan Banbery, 《 Patek Philippe Wristwatches 》, 1998 edition, page 265.
Patek Philippe,《Patek Philippe Museum Vol. II 》, 2014 edition, pp. 267-268.
Eric Tortella,《 Blue Book 1》, 2018 edition, p. 354-391.
我們衷心感謝Eric Tortella為此枚腕錶的研究提供協助。
另一型號1579腕錶的資料亦載 Ali Nael 《Patek Philippe My Dream Collection》2021 April edition, pp. 340-341
不僅是唯一一枚帶有雕刻錶圈的1579,它更是迄今所有已知的百達翡麗計時腕錶型號中唯一使用這種錶圈的腕錶。 此外,現時已知僅有六枚紅金1579錶盤上有百達翡麗和著名米蘭零售商Gobbi的雙重簽名,本拍品正正是其中之一。
此枚舉世無雙的計時腕錶煥發醉人魅力;是次拍賣為藏家提供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在60多年後成為其第二位擁有者。
最令人雀躍的,是此枚腕錶從未曾作公開發售,直到去年為止,它仍全然未被公眾所知。 自原先持有者的家族以全新購入直至腕錶被公開前,從未有人想像過型號1579會配上如此設計的錶圈。著名百達翡麗學者的研究指出,此型號中只有現時這一枚腕錶配有雕刻錶圈。在一封致百達翡麗意大利客戶總監特雷維西先生(Mr. Trevisi)的電子郵件中表示,經百達翡麗後補證書確認,此枚機芯編號868’845、錶殼編號693’233的腕錶,是唯一一枚配有雕刻錶圈的1579。
錶盤
第二代第一期,由Stern Frères於1956年在銀盤上製作,配有雕刻的凹陷輔助錶盤及磨砂銀光乳白色飾面,秒刻度及五分之一秒刻度以琺瑯雕刻,印有測距儀刻度。錶盤背面由Stern Frères壓印上編號93781。93是百達翡麗的代碼,781是錶盤的參考編號。6時和12時標記,以及八個金字塔形狀的時標均為手工切割的紅金所製。竹葉狀的時針和分針,以及輔助錶盤的秒針均為金針。計時分針及秒針則由藍鋼製成。
在過去逾60年間,錶盤僅被完美地修復過一次或兩次。根據最為人敬仰的百達翡麗學者所指,只有Stern Frères方可完成如此高水準的修復工作。
錶殼
編號 693’233,由Wenger於1955年製造。Wenger是日內瓦有史以來最頂級的錶殼製造大師,在鑰匙內加上「1」字便是其壓印標記。三件式結構,帶有嵌入式錶圈和底蓋,以及焊接多面式錶耳。
錶殼保存良好,一個清晰可見的印記完好保留,另外一個經歷時間後磨損不見。 錶耳保存完好,並未有像其他同型號中常見被打磨的情況。原裝的 18K金計時按鈕,錶冠則相信是在1990年代或更後時期在維修時所更換。 最重要的,是經過多年的精心保存,其獨有的錶圈保存得極為完好,令人留下印象深刻。錶圈內正確地標有錶殼編號最後三位數字233。
機芯
編號 868'845,製於1955年,13’’’130鍍銠黃銅機芯,蓋有日內瓦印記,以專門為百達翡麗製作的valjoux 13’’’ ébauche機芯為基礎,23顆寶石,18'000次振動,單金屬防磁擺輪,配精確微調功能。 直至1970年代,僅有不足一半的百達翡麗計時腕錶擁有日內瓦印記。 相信是根據客戶(在本例中為Gobbi)的要求才會進行額外測試。近年,該機芯在百達翡麗工坊進行全面翻新。
Gobbi Milano
1842年,鐘錶愛好者Raimondo Gobbi在摩德納開設個人工作坊。憑藉他的能力和決心,其業務得以蒸蒸日上;直到十年後的1852年,更獲大公爵任命為「皇室鐘錶大師」(Clockmaker to the Royal Court)。 當時,Raimondo Gobbi主要專注於銷售懷錶及擺鐘。 Raimondo的小兒子Giuseppe以其個人才華進一步拓展公司業務,並於1896年將公司移至米蘭,在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大街 (Corso Vittorio Emanuele II)開設工坊。自 1930年代初開始,曾孫Aldo和Gastone接手業務,令品牌成為意大利的瑞士鐘錶銷售龍頭,後來更涉獵金飾和珠寶銷售。
品牌的第一家工坊在戰爭中被毀。其後在1949年9月4日,現時的商店開業,當年的家具仍然保留至今。公司業務目前由Gastone的兒子Luca Pozzolini Gobbi和他的女兒Serena打理。 GobbiI的六代人已為其客戶服務了超過170載,令人引以為傲。
型號1579
型號1579於1943年在巴塞爾鐘錶上登場,此錶款一直保留在百達翡麗的產品目錄中直至1964年。三件式錶殼由Wenger製造,錶盤由著名的Stern Frères提供,機芯以Valjoux 13'''ébauche 為基礎,經品牌工坊按最高標準改良後,更名為百達翡麗13-130機芯。 產量約為470枚,當中約185枚為紅金版本。
1579可分為兩個系列:
第一代(1943至1949年):阿拉伯數字和棒狀時標,棒狀或竹葉狀指針
第二代(1950至1964年):阿拉伯數字和方形時標,竹葉狀指針,例如本拍品
有關本錶的介紹,可參閱:
Eric Tortella,《 Blue Book 1》, 2018 edition, p.389 (see fig.3.3.12.85).
更多型號1579的範例,可參閱:
Martin Huber & Alan Banbery, 《 Patek Philippe Wristwatches 》, 1998 edition, page 265.
Patek Philippe,《Patek Philippe Museum Vol. II 》, 2014 edition, pp. 267-268.
Eric Tortella,《 Blue Book 1》, 2018 edition, p. 354-391.
我們衷心感謝Eric Tortella為此枚腕錶的研究提供協助。
另一型號1579腕錶的資料亦載 Ali Nael 《Patek Philippe My Dream Collection》2021 April edition, pp. 34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