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ADE SQUARE SEAL
A JADE SQUARE SEAL
A JADE SQUARE SEAL
2 更多
戰國 玉覆斗鈕方印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細節
戰國 玉覆斗鈕方印
此方黃玉覆斗鈕印,玉質溫潤,印面陰刻方框白文「都角」二字,其中「都」字的寫法明顯屬於戰國「晉系」文字,而結體章法疏密有致,極具審美高度,為不可多得的戰國玉印。
3/4 x 3⁄4 in. (1.8 x 1.8 cm), box
來源
德馨書屋舊藏,1991年購於台北

榮譽呈獻

Ruben Lien (連懷恩)
Ruben Lien (連懷恩) VP, Senior Specialist

拍品專文

戰國璽印
熊宜敬

中國歷史長河中,使用印章的記載,最早出現於《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璽印已成為社會各階層交往與商業行為的信物,官璽便是各級官吏行使權力的憑證,到戰國時期則被廣泛使用;目前,可確證的先秦古璽印多屬戰國時期,依據功能,可分為「官璽」、「私璽」兩大類,根據考古發掘、公私典藏的遺存實物與前人所集印譜經確認為戰國璽印者約有 6000 餘方,其中官璽僅約 300餘方,十分難得;在材質上,則以銅質最多,玉質因數量極少而更顯珍貴。

「官璽」,可分為官名璽與官署璽。官名璽為諸侯國各級文武官吏依其封號、官銜所佩,製作比較規範,多為銅質,玉質則為較高層級官員所用;官署璽是指僅鐫官署名稱的公章,為具體的職能部門所用。戰國時期統治者很重視官璽的管理,已普遍施行任官授印、免官收印的制度,為後世官印制度提供了寶貴的基礎。

「私璽」,可分為姓名璽、成語璽、肖形璽三類。姓名璽多數姓名俱全,也有單鐫姓或名的;比較特殊的是姓名璽中的「姓」,不少應為「氏」,古人習慣以官名、爵名、祖先諡號、封地、居址為「氏」,姓、氏並用亦為古代習俗,所以在私璽中會出現是「氏」而非「姓」的官名、爵名、封地等名稱。成語璽分為箴言、吉語兩種,箴言類多數以儒家思想為內容,吉語則不脫追求財富、仕途、長壽、辟邪的詞句。肖形璽多鐫刻生動的動物圖象,也有圖象文字並用的。

根據東漢衛宏所撰《漢舊儀》卷上所載:「秦以前民皆佩綬,以金、銀、銅、犀、象為方寸璽,各服所好。」再從傳世出土遺物考察,可以確知戰國璽印無論官、私,其質地、鈕式及文字鐫刻均活潑多樣,多無定制。一般來說,銅官璽的鈕式有鼻、壇、橛、圓筒幾種,玉官璽較稀有,皆為覆斗鈕;私璽的印體與鈕式,較之於官璽就更加多元而追求美感。

戰國時期文字尚未統一,因而促成了璽印文字的多采多姿,其裝飾性比同時期的簡書、帛書、盟書、金文都豐富。字體或端莊,或欹斜,不拘一格;字形或增筆,或減省,或合文,或偏旁移動、倒置,都以美感為首要考量。由此,戰國璽印鐫刻風貌的千姿百態,印文書寫設計的峻異多變,章法布局的靈動巧妙,形成了豐沛奇絕的時代特徵。

更多來自 雲中玉筵 重要亞洲私人古玉珍藏:春秋戰國篇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