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本幅乃大千極為罕見倣石濤山水巨幛,畫高逾丈,繪崇山峻嶺,林木蔥蘢,寒泉漱石,白雲藏屋,高士策杖徐行,走入雲山深處。大千拜師曾熙、李瑞清,受二師言傳身教,開拓眼界,從收藏鑒賞中熏染陶冶,從自然與前人筆墨中習藝創作,走出不同他人之藝途。對於石濤的學習正是在二師啟發下開始,至二十年代中後期,大千倣石濤已是海上聞名。
本幅所臨石濤原作《高士臨溪圖》現存四川博物院,又名《為徽五作山水》,高309.5釐米,與本幅尺幅、位置經營皆相差無幾,惟大千改水墨以設色,變大滌子一幅之沉著厚重為清新雅麗一己面貌,與畫作訂製者劉湖涵之喜好亦許不無關係;而大千效倣乾隆,於畫上方正中題寫“神”字,壓鈐大方朱印,則無疑是畫家放鬆自信的流露。《高士臨溪圖》曾是大千舊藏,著錄於《大風堂書畫錄》,四川博物院1957年購自大千留居四川的夫人楊宛君,大千臨寫本幅時是否已將此作納入收藏雖為未可知,但他一直將此畫留於身邊未作出售,可見是他鐘愛的一幅。
上款劉湖涵乃南潯首富劉鏞之子,在江南坐擁大量地產,1928年《上海總商會會員錄》中,他以坐擁法租界里弄房產七百多幢名列前茅。劉湖涵本人少從事實業,雅好書畫,酷愛收藏,尤喜當代畫家書畫,一時名家,無論風格流派,皆有購藏;且尤喜大幅中堂,吳昌碩、黃賓虹、張善孖、賀天健等皆曾為其繪製六尺整紙,李瑞清為劉氏所書隸書對聯,亦取六尺對開。本幅以尺幅論,更是三倍於六尺中堂,似目前所見劉氏收藏中最巨者。1925年,張大千在上海舉辦首次個人畫展,名震申城,劉湖涵許正是在此次展覽中開始賞識這位年輕的畫家。
劉湖涵的藏品從四十年代開始逐漸流散,本幅《臨大滌子山水》轉入時任美軍顧問團南京總部翻譯之李德延收藏。時至1972年,李德延在美國加州電視台有專題節目“李得延華府報導”,採訪時居加州環蓽庵的張大千,這段視屏成為今日研究大千最重要的音像資料之一。據說,李德延趁採訪之便,曾將本作照片示於畫家,大千回憶往昔歲月,並提到這是他當時最大的一幅畫作。
本幅所臨石濤原作《高士臨溪圖》現存四川博物院,又名《為徽五作山水》,高309.5釐米,與本幅尺幅、位置經營皆相差無幾,惟大千改水墨以設色,變大滌子一幅之沉著厚重為清新雅麗一己面貌,與畫作訂製者劉湖涵之喜好亦許不無關係;而大千效倣乾隆,於畫上方正中題寫“神”字,壓鈐大方朱印,則無疑是畫家放鬆自信的流露。《高士臨溪圖》曾是大千舊藏,著錄於《大風堂書畫錄》,四川博物院1957年購自大千留居四川的夫人楊宛君,大千臨寫本幅時是否已將此作納入收藏雖為未可知,但他一直將此畫留於身邊未作出售,可見是他鐘愛的一幅。
上款劉湖涵乃南潯首富劉鏞之子,在江南坐擁大量地產,1928年《上海總商會會員錄》中,他以坐擁法租界里弄房產七百多幢名列前茅。劉湖涵本人少從事實業,雅好書畫,酷愛收藏,尤喜當代畫家書畫,一時名家,無論風格流派,皆有購藏;且尤喜大幅中堂,吳昌碩、黃賓虹、張善孖、賀天健等皆曾為其繪製六尺整紙,李瑞清為劉氏所書隸書對聯,亦取六尺對開。本幅以尺幅論,更是三倍於六尺中堂,似目前所見劉氏收藏中最巨者。1925年,張大千在上海舉辦首次個人畫展,名震申城,劉湖涵許正是在此次展覽中開始賞識這位年輕的畫家。
劉湖涵的藏品從四十年代開始逐漸流散,本幅《臨大滌子山水》轉入時任美軍顧問團南京總部翻譯之李德延收藏。時至1972年,李德延在美國加州電視台有專題節目“李得延華府報導”,採訪時居加州環蓽庵的張大千,這段視屏成為今日研究大千最重要的音像資料之一。據說,李德延趁採訪之便,曾將本作照片示於畫家,大千回憶往昔歲月,並提到這是他當時最大的一幅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