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這枚極為奢華、鑲滿寶石的黃金兩問配額外外殼懷錶,飾有象徵皇室的五爪龍,專為中國皇帝乾隆打造。懷錶上有精美的雕刻,鑲嵌了鑽石、紅寶石、綠寶石、和青金石,並飾有一幅歐洲女士的琺瑯肖像畫,體現了十八世紀為出口到中國而創作的非凡歐洲藝術作品。本拍品屬於交付予中國皇室的一小批懷錶之一,它們的裝飾類近,且皆飾有五爪龍。只有皇帝的財物才可以五爪龍作裝飾,故此錶必屬皇帝所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一對類似的懷錶;其中一枚與本拍品的設計非常相似,二者均有Ransom of London的簽名,肯定來自同一個工坊。該懷錶於1996 年 10 月 12 日在日內瓦安帝古倫拍賣會上售出(拍品編號 592)。另一枚有 Jn. Champion的簽名, 於 1993 年 4 月 25 日同樣在日內瓦安帝古倫拍賣會上售出。
Andries Vermeulen (1680-1752) 是阿姆斯特丹鐘錶界的重要成員。他的部份作品在烏得勒支國家博物館中展出。
中國市場
這些精心製作的懷錶被呈獻予中國的朝臣,當中更包括對西方鐘錶充滿濃厚興趣的帝王,成功促進了歐洲與中國之間的貿易。中國十分渴求此類珍品,加上利潤豐厚,以致市場發展蓬勃,同時促成了大師級工匠的合作,製作出這些十八世紀的非凡作品。
16 世紀,第一位進入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將西方鐘錶和藝術品呈獻給中國宮廷。利瑪竇和他的耶穌會會士米歇爾·魯吉耶里 (Michele Ruggieri) 很快意識到,這些鐘錶有助促進中國向西方國家開放,隨後更激發了中國人對歐洲鐘錶和物品的熱愛。同時,這亦開創了贈送西方製造禮品以取得中國宮廷青睞的先例。自16 世紀中葉開始,其他尋求與中國建立貿易關係的歐洲人亦爭相仿效。
英國東印度公司是向中國皇室提供西方鐘錶和精美藝術品的主要供應商。英國一直試圖擴大在中國的影響力並希望與中國進行貿易,而鐘錶自 17 世紀後期開始,便成為向遠東出口的最重要產品之一。乾隆皇帝於 1735 年至 1795 年在位,而本懷錶正於此時製作,見證中國君王對西方產品的好奇心已攀上頂峰。這種發展亦鼓勵了中國商人進行海外貿易。中國對西方鐘錶和藝術品的興趣一直持續至19 世紀,但規模已較乾隆皇帝去世前減少。
乾隆皇帝(1711-1799)
中國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在位時間長達 63 年,自公元前 1766 年至 1122 年的商朝以來,乾隆是中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乾隆年間,清朝達到鼎盛時期。乾隆在位期間將宮廷打造得富麗堂皇;而他在致力拓展疆土的同時亦十分重視文學發展。
乾隆是中國史上最著名推動藝術和文學發展的帝王之一,他本身亦是文學和藝術鑑賞家,經常涉足書畫,創作散文和詩歌。他將圓明園擴建到北京城外,成為一座建築古蹟、豪華花園和藝術博物館的綜合體。
参考文献:
相似例子如下:
「時間的歷史映像―中國鐘錶史論集」,郭福祥,故宫出版社,2013年,第176頁
「有界之外」,郭福祥,故宫出版社,2019年,第11頁
Andries Vermeulen (1680-1752) 是阿姆斯特丹鐘錶界的重要成員。他的部份作品在烏得勒支國家博物館中展出。
中國市場
這些精心製作的懷錶被呈獻予中國的朝臣,當中更包括對西方鐘錶充滿濃厚興趣的帝王,成功促進了歐洲與中國之間的貿易。中國十分渴求此類珍品,加上利潤豐厚,以致市場發展蓬勃,同時促成了大師級工匠的合作,製作出這些十八世紀的非凡作品。
16 世紀,第一位進入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將西方鐘錶和藝術品呈獻給中國宮廷。利瑪竇和他的耶穌會會士米歇爾·魯吉耶里 (Michele Ruggieri) 很快意識到,這些鐘錶有助促進中國向西方國家開放,隨後更激發了中國人對歐洲鐘錶和物品的熱愛。同時,這亦開創了贈送西方製造禮品以取得中國宮廷青睞的先例。自16 世紀中葉開始,其他尋求與中國建立貿易關係的歐洲人亦爭相仿效。
英國東印度公司是向中國皇室提供西方鐘錶和精美藝術品的主要供應商。英國一直試圖擴大在中國的影響力並希望與中國進行貿易,而鐘錶自 17 世紀後期開始,便成為向遠東出口的最重要產品之一。乾隆皇帝於 1735 年至 1795 年在位,而本懷錶正於此時製作,見證中國君王對西方產品的好奇心已攀上頂峰。這種發展亦鼓勵了中國商人進行海外貿易。中國對西方鐘錶和藝術品的興趣一直持續至19 世紀,但規模已較乾隆皇帝去世前減少。
乾隆皇帝(1711-1799)
中國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在位時間長達 63 年,自公元前 1766 年至 1122 年的商朝以來,乾隆是中國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乾隆年間,清朝達到鼎盛時期。乾隆在位期間將宮廷打造得富麗堂皇;而他在致力拓展疆土的同時亦十分重視文學發展。
乾隆是中國史上最著名推動藝術和文學發展的帝王之一,他本身亦是文學和藝術鑑賞家,經常涉足書畫,創作散文和詩歌。他將圓明園擴建到北京城外,成為一座建築古蹟、豪華花園和藝術博物館的綜合體。
参考文献:
相似例子如下:
「時間的歷史映像―中國鐘錶史論集」,郭福祥,故宫出版社,2013年,第176頁
「有界之外」,郭福祥,故宫出版社,2019年,第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