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AN YUAN (1764-1849)
清 阮元

行楷書法

細節
清 阮元
行楷書法
水墨烏絲欄紙本 鏡框
66.6 x 93 cm. (26 ¼ x 36 5/8 in.)
釋文:己亥年(1839)敬齋三弟、慎齋四弟同予築太平圩成萬柳堂,庚子(1840年)又獲豐收,先得並蒂蓮兩榦之嘉兆。四蒂荷花兩榦鮮,共看豐穫又今年。國家上瑞華苹感,田舍農祥相府蓮。萬柳高時接廉孟,奇花來處勝平泉。但觀嘉卉應知悟,人若同心理在天。
款識:節性齋老人。
鈐印:萬柳堂、太子太保、怡志林泉、元者善之長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體仁閣大學士
註:清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馮溥(1609-1692)曾於京師東南隅廣渠門內置萬柳之堂,是為北萬柳堂,後來日久荒廢,乾、嘉經學大家阮元(1764-1849)曾補種柳樹,以增其景致。
道光十九年(1839),七十六歲的阮元於儀徵鄉間,與弟阮克
(敬齋,19世紀)、阮先(慎齋,1814-約1870)在珠湖草堂傍邊築堤圍田,湖堤遍植老柳樹以防水漶,期間掘出菱花銅鏡與宋紹定六年磚,以此地於宋時為淮南東路太平鄉,故定名為太平圩,阮克並有《新築太平圩記》以記其事。
阮元此篇書法所述己亥年(1839)成“萬柳堂”,即為上述之事。萬柳堂內又種荷花,為阮元珠湖草堂八景之一,為有別於“北萬柳堂”,阮氏名之為“南萬柳堂”,與親友避暑飲酒賦詩其中。阮氏所言庚子年(1840)“並蒂蓮兩榦之嘉兆”,即為萬柳堂中所見。阮氏此幅法書以烏絲欄畫界,楷法端正一如其治學嚴謹,引首並鈐“萬柳堂”印,益見其詩文中喜悅之情。

更多來自 中國古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