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LUE AND WHITE ‘GRAPES’ DISH
A BLUE AND WHITE ‘GRAPES’ DISH
1 更多
香港家族珍藏
明永樂 青花葡萄紋折沿大盤

YONGLE PERIOD (1403-1425)

細節
明永樂 青花葡萄紋折沿大盤
14 7/8 in. (37.8 cm.) diam.
來源
香港蘇富比,1980年11月26日,拍品225號

榮譽呈獻

Marco Almeida (安偉達)
Marco Almeida (安偉達) SVP, Senior International Specialist, Head of Department & Head of Private Sales

拍品專文

盤折沿,淺弧腹,盤心雙圈內繪三束折枝葡萄紋,內、外壁紋飾相若,各繪纏枝蓮花、山茶、百合、紫苑、菊花、槴子、牽牛花、靈芝等不同花卉,折沿飾海水紋,盤底無釉。
明代初期的御製藝術品往往帶有濃鬱的伊斯蘭或西域風格,此件永樂青花盤上的葡萄紋便是絕佳的例證。相傳葡萄是漢武帝時,西域特使張騫於公元前128年回朝時引進的中亞奇花異草之一,時至唐代,葡萄始成為釀酒之材。葡萄紋鮮見於早期中國藝術品上,於唐代日趨流行,例如銅鏡上常見的海獸葡萄紋。但直至十五世紀初,葡萄紋始在瓷器上大行其道,成為當時得令的青花紋飾。

相同紋飾但尺寸不一的永樂盤可參考一件上海博物館藏品,見《青花瓷器展:上海博物館所藏》,上海,1998年,編號24;一為Gustav VI Adolf舊藏,現藏於斯德哥爾摩東方博物館,見《Oriental Ceramics, Kodansha series》,第9冊,東京,1976年,編號216;一件藏於大英博物館大維德基金會珍藏,見《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Underglaze Blue and Copper Red Decorated Porcelains》,頁47-48,編號685;一件藏於托布卡比博物館,伊斯坦堡,見《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 Saray Museum Istanbul-II -Yuan and Ming Dynasty Porcelains》,倫敦,1986年,編號606;另五件為伊朗阿德比爾寺藏品,現藏伊朗古代博物館,見J.A. Pope著《Chinese Porcelains from the Ardebil Shrine》,倫敦,1981年,編號29.50-54。

流通領域中偶見此類永樂葡萄紋大盤,但品相良好者甚少,參考香港佳士得2018年11月28日拍賣一例,拍品2904號,以及利國偉爵士舊藏一例,2018年10月3日於香港蘇富比拍賣,拍品110號。

更多來自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