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RONZE RITUAL TRIPOD FOOD VESSEL, DING
1 更多
藍理捷藝廊 (J. J. Lally & Co.) 1987年,知名學者暨藝評人梅禮珩 (Souren Melikian) 曾撰文評析藍理捷藝廊於紐約開業一事。該篇評論發表於《國際先驅論壇報》多個版面,梅氏在文中一語道破,這家藝廊在接下來的三十年裡,必將在中國藝術領域叱吒風雲。他在篇首斷言:「美國頂級拍賣行的主席此番離職,並自立門戶開辦藝廊,看來在業內定然大有作為。」此言甚是。爾後三十年內,藍理捷藝廊既體現了創辦人的卓犖眼力和滿腔熱忱,亦成為了學者、藏家、愛好者及業界人士濟濟一堂、交流切磋的所在。 藍理捷 (James Lally) 畢業於哈佛學院及哥倫比亞大學,1970年加入紐約蘇富比,起初以洛杉磯為基地,其後遷至倫敦。1972年,他重返紐約蘇富比,並執掌中國藝術部門。藍氏編製的圖錄迥異於紐約藝術部的常規,其呈現藝術品的手法專業學術、嚴謹到位。時至1974年,他與資深同事朱湯生 (Julian Thompson) 聯袂創辦香港蘇富比,每年多次蒞臨香江,以便會晤藏家、編錄藝術品及籌辦雙年拍賣會。八十年代中期,蘇富比擢升藍氏為北美地區主席,他在任內繼續穿梭於亞洲各地,並主理香港和紐約兩地的拍賣會。1987年,藍氏離任,其創辦的藍理捷藝廊在紐約五十七街正式開幕,專注經營他最念茲在茲的中國藝術品類別,如高古陶瓷、青銅禮器、玉雕和造像等。自始至終,藝廊一直恪守藍氏精益求精、嚴謹求實和商譽至上的信念。他在富勒大廈的店面營造出閒適愜意、優雅含蓄的氛圍,藏家和策展人在此無不賓至如歸。藝廊展廳採用美術館式的雅潔展櫃來陳列藝術品,而藏書室則是觀摩鑑賞、研究學習和交流的私人空間。甫踏入藝廊,藍氏眼力之精道與鑑藏力之深湛已一覽無遺。他策劃的年展向來是紐約亞洲藝術週的亮點,而藝廊編製的重量級圖錄在業內廣受推崇,是歷久彌新的參考著作。 藍理捷藝廊一貫注重藝術品的質量與珍罕程度;至於市場走勢或流行與否,自來不是其策展的契機。在中國藝術領域裡,藍理捷是聞名遐邇的學者與古董商,備受各地策展人、鑑藏家和行家的欽敬與推許。放眼全球,曾向藍理捷藝廊購藏珍玩或依然向之徵詢評鑑意見的博物館不知凡幾,足證其經手藝術品的質量與歷史價值之高。 佳士得幸蒙委託,將於本季呈獻藍理捷藝廊中國藝術品拍賣,推出圖錄中的芸芸精品,謹誌這家藝廊為推動中國藝術鑑賞而立下的汗馬功勞。
晚商 安陽時期 公元前十二至十一世紀 青銅夔龍圓渦紋鼎

LATE SHANG DYNASTY, ANYANG, 12TH-11TH CENTURY BC

細節
晚商 安陽時期 公元前十二至十一世紀 青銅夔龍圓渦紋鼎9 ¼ in. (23.5 cm.) high
來源
Caroline B. Carter舊藏; 紐約蘇富比, 1993年11月29日, 拍品編號177
藍理捷, 紐約, 編號4637

榮譽呈獻

Margaret Gristina (葛曼琪)
Margaret Gristina (葛曼琪) Senior Specialist, VP

拍品專文

A bronze ding of smaller size (15 cm. high), but of similar proportions and with a similar band of whorls and kui dragons below the mouth rim, from a Shang dynasty tomb in Guojiazhuang, Anyang, Henan province, is illustrated in Zhongguo qingtongqi quanji (Compendium of Chinese Bronzes), Beijing, 1997, vol. 2, Shang (II), no. 27. A similar band of whorls and very similarly rendered kui dragons can also be found on a late Shang gui sold at Christie’s New York, 14 September 2017, lot 904, and again at Sotheby’s New York, 17 March 2021, lot 192.

更多來自 藍理捷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