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雙璧成輝:張大千《前後赤壁賦》書畫合璧
《前後赤壁賦》乃北宋文豪蘇軾創作的千古名篇。東坡居士被貶黃州,於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十六日夜遊赤壁,寫下《赤壁賦》(亦稱《前赤壁賦》),同年十月十五日重遊赤壁,復有《後赤壁賦》。二文集中體現了蘇軾的文學修為和思想境界,歷經千年傳誦成為中華文化之璀璨明珠,於後世影響深遠。
《前後赤壁賦》亦是大千屢屢入畫之題材,最早可見1941年寫贈工商巨子康心如(1890-1969)之前後赤壁對屏。本次呈現的書畫合璧,含前後赤壁潑彩、書法各一,洋洋灑灑,四屏合一,乃少見的創作形式。據前後赤壁賦之不同文意,大千分別以潑墨潑彩法於絹本繪製。《前赤壁賦圖》以遠景入畫,畫面大部為山體佔據,大千以潑墨為主,輔以少量石綠點綴,突出夜景。數人乘小舟泛於江上,水面全以空白表現,不施筆墨,正有“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之意境。小舟人物在山壁映襯下顯得微小,大有“寄蜉蝣於天地”之意趣,凸顯文中關於人生與自然的辯證思考。《後赤壁圖》轉而將視角拉近,以蘇子登岸遊覽為視覺焦點,構圖緊湊,富敘事感。霧氣襲來,浪花起興,極具動感。大千於潑墨之上施以粉白,表現煙雲叆叇之氣,墨彩於絹面氤氳,頗得細膩變化之妙。
繪畫之外,大千居士取同尺幅宣紙,填二闋詞,稱之“隱括”,乃宋詞中之獨特文體,即作者據原作,結合個人理解與感受,改編而成之作品,寄予了個人的思想情感。二詞調寄“水調歌頭“、“滿江紅”,顯示了大千深厚的詩詞底蘊。
書畫四屏的創作持續數月,於癸丑1973年十月始完成,翌年即參加大千於香港大會堂舉辦之“張大千書畫展覽”。展覽展出大千作品60件,畫冊則只刊出42幅,本幅惜未收錄。據相關資料:“標價最高的四件畫,俱在第一日售出……王雲程先生獲得前後赤壁賦二字二畫,都屬大塊文章,由於畫件較大,攝製有困難,均未曾列入畫冊”(註1)。書畫合璧四幅入藏王雲程家族半個世紀,今日由家族釋出,可謂蘇子千古文章與大千丹青藝事交相輝映,溢彩流光,古今文脈相承,可見一斑。
註1《大成》,1974年第三期,1974年2月1日,第33頁。
Panorama, Issue 3, 1 February 1974, p.33.
《前後赤壁賦》乃北宋文豪蘇軾創作的千古名篇。東坡居士被貶黃州,於元豐五年(1082年)七月十六日夜遊赤壁,寫下《赤壁賦》(亦稱《前赤壁賦》),同年十月十五日重遊赤壁,復有《後赤壁賦》。二文集中體現了蘇軾的文學修為和思想境界,歷經千年傳誦成為中華文化之璀璨明珠,於後世影響深遠。
《前後赤壁賦》亦是大千屢屢入畫之題材,最早可見1941年寫贈工商巨子康心如(1890-1969)之前後赤壁對屏。本次呈現的書畫合璧,含前後赤壁潑彩、書法各一,洋洋灑灑,四屏合一,乃少見的創作形式。據前後赤壁賦之不同文意,大千分別以潑墨潑彩法於絹本繪製。《前赤壁賦圖》以遠景入畫,畫面大部為山體佔據,大千以潑墨為主,輔以少量石綠點綴,突出夜景。數人乘小舟泛於江上,水面全以空白表現,不施筆墨,正有“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之意境。小舟人物在山壁映襯下顯得微小,大有“寄蜉蝣於天地”之意趣,凸顯文中關於人生與自然的辯證思考。《後赤壁圖》轉而將視角拉近,以蘇子登岸遊覽為視覺焦點,構圖緊湊,富敘事感。霧氣襲來,浪花起興,極具動感。大千於潑墨之上施以粉白,表現煙雲叆叇之氣,墨彩於絹面氤氳,頗得細膩變化之妙。
繪畫之外,大千居士取同尺幅宣紙,填二闋詞,稱之“隱括”,乃宋詞中之獨特文體,即作者據原作,結合個人理解與感受,改編而成之作品,寄予了個人的思想情感。二詞調寄“水調歌頭“、“滿江紅”,顯示了大千深厚的詩詞底蘊。
書畫四屏的創作持續數月,於癸丑1973年十月始完成,翌年即參加大千於香港大會堂舉辦之“張大千書畫展覽”。展覽展出大千作品60件,畫冊則只刊出42幅,本幅惜未收錄。據相關資料:“標價最高的四件畫,俱在第一日售出……王雲程先生獲得前後赤壁賦二字二畫,都屬大塊文章,由於畫件較大,攝製有困難,均未曾列入畫冊”(註1)。書畫合璧四幅入藏王雲程家族半個世紀,今日由家族釋出,可謂蘇子千古文章與大千丹青藝事交相輝映,溢彩流光,古今文脈相承,可見一斑。
註1《大成》,1974年第三期,1974年2月1日,第33頁。
Panorama, Issue 3, 1 February 1974, p.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