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徐悲鴻
騰躍
水墨紙本 立軸 一九五〇年作
97.8 x 58 cm. (38 ½ x 22 7/8 in.)
題識:山河百戰歸民主,剷盡崎嶇大道平。悲鴻居北平,一九五〇年。
鈐印:悲鴻之畫
畫家又題:任公賢兄補壁,悲鴻。
鈐印:東海王孫
來源
香港佳士得,中國近現代畫,2010年11月30日,編號2592。

榮譽呈獻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Vice President, Head of Department, Chinese Paintings

拍品專文

上款“任公”應為與徐悲鴻在1936年前已是詩畫相交的好友的李濟深(1885-1959)。李氏在廣西蒼梧出生,原籍江蘇。曾於黃埔軍校任教,北伐期間協助蔣中正在廣東清黨,之後又多次反蔣,曾被蔣囚於湯山的桂系將軍,於福建事變時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任政府主席。抗戰勝利後脫離蔣中正之中國國民黨,另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因李氏字任潮,在黨內被受尊重,所以當時李濟深的同儕和後輩們都稱呼李濟深為“任公”以示尊敬。
  
李濟深對徐悲鴻十分敬重。他住在南京時,聽說他愛吃枇杷,每次枇杷成熟的時候,均會特地送些給徐悲鴻。在後來的戰亂中,徐悲鴻的畫是由李濟深在桂林保護起來的。徐悲鴻感激這段亂世友情,曾特地畫了一幅《枇杷》,在上題道:“每因佳果識時節,當日深交懷李公。”此《奔馬》作於1950年,用筆簡潔,馬匹精神抖擻,氣勢非凡,相信是慶祝新中國成立後畫家贈與李氏以證二人情誼的得意之作。

更多來自 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