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胭脂紅釉因如女子絳唇胭脂之色故名,又稱玫瑰紅、薔薇紅、洋紅等。康熙年間由西洋傳入,以微量黃金做為呈色劑,並以吹釉法上色,在800-850度二次低溫焙烤,工藝極其講究。此茶圓胎薄輕巧,外壁所施釉彩勻稱豔麗,色調純正,整體細緻典雅,反映出極高燒製技術水平,底書雙圈「大清雍正年製」款。
雍正胭脂紅器精緻清雅,多見於小件器物,如本茶圓之尺寸較為難得,近似例多半以尺寸較小者居多,口徑約9.5公分,可參考一例台北故宮博物院之藏品,曾展出並載於《清代單色釉瓷器特展目錄》,台北,1981年,頁49,編號12(圖二)。再比一件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品,載於S. Valenstein,,《A Handbook of Chinese Ceramics》,紐約,1989年版,頁252,編號255。
其他胭脂紅釉近似例多刻有暗花龍紋,包括兩件紐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舊藏,2016年9月15日於紐約佳士得拍賣,拍品925及928號;一件於紐約佳士得2019年3月22日拍賣,拍品1928號;以及詹姆斯.阿爾斯多夫伉儷舊藏一件,2020年9月24日於紐約佳士得拍賣,拍品815號(圖三)。
雍正胭脂紅器精緻清雅,多見於小件器物,如本茶圓之尺寸較為難得,近似例多半以尺寸較小者居多,口徑約9.5公分,可參考一例台北故宮博物院之藏品,曾展出並載於《清代單色釉瓷器特展目錄》,台北,1981年,頁49,編號12(圖二)。再比一件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品,載於S. Valenstein,,《A Handbook of Chinese Ceramics》,紐約,1989年版,頁252,編號255。
其他胭脂紅釉近似例多刻有暗花龍紋,包括兩件紐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舊藏,2016年9月15日於紐約佳士得拍賣,拍品925及928號;一件於紐約佳士得2019年3月22日拍賣,拍品1928號;以及詹姆斯.阿爾斯多夫伉儷舊藏一件,2020年9月24日於紐約佳士得拍賣,拍品815號(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