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2021 年,卡地亞決定以三件獨特作品組成的非凡系列,復興其終極宣言神秘鐘。該款式與卡地亞的另一代表美洲豹相互結合,最終誕生了三件的「迷你版」Panthère 神秘鐘。此系列由黃金、水晶、黑曜石、鑽石和半透明琺瑯製成,每個時鐘都採用不同顏色的琺瑯;分別為粉紅色、黃色以及當前的藍色。
「Heures Mystérieuses」的指針看似漂浮在半空中,是最具視覺效果和最引人注目的製錶發明。在本拍品中,圓形透明水晶盤由鑲鑽錶圈包圍,3點、6點、9點和12點位置的時標均採用長方形鑽石。錶殼琺瑯面板上飾有藍色半透明琺瑯,上面刻有同心圓裝飾,矗立在黑色黑曜石底座上。在底座上有一頭向前行走的卡地亞美洲豹。該美洲豹由 421 顆明亮式切割鑽石組成,鑲嵌黑瑪瑙斑點和祖母綠眼睛,工藝超卓。
這件藝術瑰寶需時兩年完成,堪稱卡地亞當代工藝的巔峰之作,其品質和風格完全超越時尚。「迷你」Panthère 座鐘喚起了卡地亞這家偉大珠寶品牌的歷史和浪漫情懷,完美傳承Panthère 珠寶之美態。
神秘鐘
不論成年人或小孩皆深深著迷於幻覺藝術。當魔術師用巧妙的技倆欺騙觀眾的時候,我們一方面相信了眼前這個不可思議的景象,但又同時清楚知道這個只是幻覺而已。Maurice Couet憑藉卡地亞1913 年推出的神秘鐘完善了幻覺藝術,而這款時鐘亦一炮而紅。由Couet 製造的第一座神秘鐘被美國著名金融家J.P. Morgan 購入。
一系列以 19 世紀 Pendules Mystérieuses 為基礎的精選神秘鐘,於 1878 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出。這些時鐘的機械裝置隱藏在框架之中,令指針看似在空中漂浮,與機芯沒有任何關聯。指針並非透過傳統的鐘錶製造技術來驅動,而是設置在兩個帶有齒狀金屬邊緣的旋轉水晶盤中,由座鐘框架的齒輪驅動。
由於每個零件均以手工製作,每個座鐘最初需要三到十二個月才能完成; 不僅需僱用製錶師,還包括設計師、金匠、琺瑯師、寶石師、鑲工師、雕刻師和拋光師。即使有了現代科技的幫助,仍然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像本拍品一樣的座鐘。
卡地亞
1847年,28歲的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亞(Louis-François Cartier)接掌了一家位於巴黎蒙特吉爾街(rue Montorgueil)29號的商店,卡地亞由此創立。其子亞法·卡地亞(Alfred Cartier)在1874年繼承管理權,當時品牌已擁有極佳名聲。然而,卡地亞享譽國際的非凡珠寶界地位,則是由亞法的三位兒子:路易(Louis Cartier)、皮埃爾(Pierre Cartier)和傑克(Jacques Cartier)共同建立的成果。
路易負責於巴黎的業務管理,傑克則於1902年前往倫敦,並於兩年後就獲得皇家委任認證,為愛德華七世及其王室家族製作珠寶。皮埃爾於1917年遠赴紐約,以兩串頂級珍珠購入位於第五大道653號的一棟大樓,成一時佳話。該處至今仍為品牌旗艦店。
卡地亞的業務自此擴展至全球,成為備受公認的世界頂級珠寶製作商。其客戶名單涵蓋王室貴胄、電影巨星和企業大亨;埃及國王法魯克一世(King Farouk)、溫莎公爵夫人(Duchess of Windsor)、伊麗莎伯·泰勒(Elizabeth Taylor)、嘉麗絲·姬莉(Grace Kelly)和奇勒·基寶(Clark Gable)都紛紛到卡地亞選購或訂製珠寶。
「Heures Mystérieuses」的指針看似漂浮在半空中,是最具視覺效果和最引人注目的製錶發明。在本拍品中,圓形透明水晶盤由鑲鑽錶圈包圍,3點、6點、9點和12點位置的時標均採用長方形鑽石。錶殼琺瑯面板上飾有藍色半透明琺瑯,上面刻有同心圓裝飾,矗立在黑色黑曜石底座上。在底座上有一頭向前行走的卡地亞美洲豹。該美洲豹由 421 顆明亮式切割鑽石組成,鑲嵌黑瑪瑙斑點和祖母綠眼睛,工藝超卓。
這件藝術瑰寶需時兩年完成,堪稱卡地亞當代工藝的巔峰之作,其品質和風格完全超越時尚。「迷你」Panthère 座鐘喚起了卡地亞這家偉大珠寶品牌的歷史和浪漫情懷,完美傳承Panthère 珠寶之美態。
神秘鐘
不論成年人或小孩皆深深著迷於幻覺藝術。當魔術師用巧妙的技倆欺騙觀眾的時候,我們一方面相信了眼前這個不可思議的景象,但又同時清楚知道這個只是幻覺而已。Maurice Couet憑藉卡地亞1913 年推出的神秘鐘完善了幻覺藝術,而這款時鐘亦一炮而紅。由Couet 製造的第一座神秘鐘被美國著名金融家J.P. Morgan 購入。
一系列以 19 世紀 Pendules Mystérieuses 為基礎的精選神秘鐘,於 1878 年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出。這些時鐘的機械裝置隱藏在框架之中,令指針看似在空中漂浮,與機芯沒有任何關聯。指針並非透過傳統的鐘錶製造技術來驅動,而是設置在兩個帶有齒狀金屬邊緣的旋轉水晶盤中,由座鐘框架的齒輪驅動。
由於每個零件均以手工製作,每個座鐘最初需要三到十二個月才能完成; 不僅需僱用製錶師,還包括設計師、金匠、琺瑯師、寶石師、鑲工師、雕刻師和拋光師。即使有了現代科技的幫助,仍然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像本拍品一樣的座鐘。
卡地亞
1847年,28歲的路易-弗朗索瓦·卡地亞(Louis-François Cartier)接掌了一家位於巴黎蒙特吉爾街(rue Montorgueil)29號的商店,卡地亞由此創立。其子亞法·卡地亞(Alfred Cartier)在1874年繼承管理權,當時品牌已擁有極佳名聲。然而,卡地亞享譽國際的非凡珠寶界地位,則是由亞法的三位兒子:路易(Louis Cartier)、皮埃爾(Pierre Cartier)和傑克(Jacques Cartier)共同建立的成果。
路易負責於巴黎的業務管理,傑克則於1902年前往倫敦,並於兩年後就獲得皇家委任認證,為愛德華七世及其王室家族製作珠寶。皮埃爾於1917年遠赴紐約,以兩串頂級珍珠購入位於第五大道653號的一棟大樓,成一時佳話。該處至今仍為品牌旗艦店。
卡地亞的業務自此擴展至全球,成為備受公認的世界頂級珠寶製作商。其客戶名單涵蓋王室貴胄、電影巨星和企業大亨;埃及國王法魯克一世(King Farouk)、溫莎公爵夫人(Duchess of Windsor)、伊麗莎伯·泰勒(Elizabeth Taylor)、嘉麗絲·姬莉(Grace Kelly)和奇勒·基寶(Clark Gable)都紛紛到卡地亞選購或訂製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