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此件玉雕極為珍貴,題材極其罕見。辟邪雙捲角有鬚,翼羽貼於身側,作前行狀。臀上跪騎一羽人,肩上披短斗蓬式的羽衣,兩手分別抓握辟邪的髯毛與捲角,表現仙人騎著辟邪遨游太空時的姿態。
仙的概念在漢代文獻中屢見不鮮。王逸注:「《山海經》言:有羽人之國,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洪興祖補注:「羽人,飛仙也」。可見飛仙在漢代思想與信仰世界中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作為飛仙,羽人出沒於陰陽兩界,被視為長生不老的載體,也是引領衆生與亡魂飛升仙界的使者。
西漢晚期漢元帝渭陵曾發現一件白玉羽人玉馬,見《中國玉器全集-秦漢-南北朝》,河北,1993年,圖版147號(圖一),可見此題材對於帝王的重要性。另可參考美國華盛頓亞洲藝術博物館賽可樂珍藏一件玉羽人辟邪,舘藏編號S1987.26。
此辟邪的雕刻風格與陝西省寶鷄市博物館藏青玉辟邪式座(長18公分)之風格頗為接近,見《中國玉器全集-4-秦漢-南北朝》,河北,1993年,圖版264號(圖二)。
仙的概念在漢代文獻中屢見不鮮。王逸注:「《山海經》言:有羽人之國,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洪興祖補注:「羽人,飛仙也」。可見飛仙在漢代思想與信仰世界中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作為飛仙,羽人出沒於陰陽兩界,被視為長生不老的載體,也是引領衆生與亡魂飛升仙界的使者。
西漢晚期漢元帝渭陵曾發現一件白玉羽人玉馬,見《中國玉器全集-秦漢-南北朝》,河北,1993年,圖版147號(圖一),可見此題材對於帝王的重要性。另可參考美國華盛頓亞洲藝術博物館賽可樂珍藏一件玉羽人辟邪,舘藏編號S1987.26。
此辟邪的雕刻風格與陝西省寶鷄市博物館藏青玉辟邪式座(長18公分)之風格頗為接近,見《中國玉器全集-4-秦漢-南北朝》,河北,1993年,圖版264號(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