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此件紙槌瓶釉色青綠微黃,釉厚乳潤,釉不及底,見青灰胎骨並墊燒痕。造型簡潔,再無雕飾豔彩,唯以流暢敦厚之器型,素淨端麗之釉色示其風采,充分體現了宋代極簡主義的審美情趣。
南宋後期,龍泉窯製品中,受官窯啟發的薄胎厚釉器最被推崇,胎色有灰白和黑灰兩種,灰白胎器造型豐富,釉色有粉青、梅子青等。黑灰胎器的面貌與官窯更接近,釉色粉青居多,也有蟹甲青等,普遍帶開片,「紫口鐵足」,故此類器一說龍泉仿官,一說龍泉官。
本品之長頸瓶形,或源自九至十世紀晚期的伊斯蘭玻璃器。印尼井里汶沉船(五代十國南漢時期)出土一件玻璃長頸瓶,其形與拍品極為相似,相關學者論及沉船中出土的玻璃器及玻璃原料或由伊斯蘭地區經海上絲綢之路,最終運至中國,相同造型之玻璃器還可參考浙江省里安縣北宋慧光塔基出土刻花藍色玻璃瓶,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比較器形相似的龍泉窯青釉瓶,見《龍泉青瓷研究》,北京,1989年,頁23,圖版3號及頁56,圖版10(10)號。
南宋後期,龍泉窯製品中,受官窯啟發的薄胎厚釉器最被推崇,胎色有灰白和黑灰兩種,灰白胎器造型豐富,釉色有粉青、梅子青等。黑灰胎器的面貌與官窯更接近,釉色粉青居多,也有蟹甲青等,普遍帶開片,「紫口鐵足」,故此類器一說龍泉仿官,一說龍泉官。
本品之長頸瓶形,或源自九至十世紀晚期的伊斯蘭玻璃器。印尼井里汶沉船(五代十國南漢時期)出土一件玻璃長頸瓶,其形與拍品極為相似,相關學者論及沉船中出土的玻璃器及玻璃原料或由伊斯蘭地區經海上絲綢之路,最終運至中國,相同造型之玻璃器還可參考浙江省里安縣北宋慧光塔基出土刻花藍色玻璃瓶,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比較器形相似的龍泉窯青釉瓶,見《龍泉青瓷研究》,北京,1989年,頁23,圖版3號及頁56,圖版10(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