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PERIAL TIANHUANG LIANG TIAN GONG SEAL
AN IMPERIAL TIANHUANG LIANG TIAN GONG SEAL
AN IMPERIAL TIANHUANG LIANG TIAN GONG SEAL
AN IMPERIAL TIANHUANG LIANG TIAN GONG SEAL
3 更多
清乾隆 田黃「亮天工」璽

QIANLONG PERIOD (1736-1795)

細節
清乾隆 田黃「亮天工」璽
印文:亮天工
1 3⁄4 in. (4.5 cm.) high, 56g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本璽引文收錄於《清代帝后璽印集成 (二) 》,北京,2005年,頁76,《清代帝后璽印譜─乾隆卷─卷一》,北京,2013年,頁32(圖一),《清代帝后璽印譜─嘉慶卷─卷一》,北京,2013年,頁69及《清代帝后璽印譜─道光卷》,北京,2013年,頁55。

亮天工之《石渠寶笈》著錄包括:
1. 御題《 職貢圖 》四卷 ,宣紙本縱一尺四分、橫四丈五尺三寸,乾清宮
2. 乾隆丁亥 (三十二年) 御書《張蘊古大寶箴》,一冊,金牋本楷書十六幅 縱一尺六分、橫一尺五寸二手分,重華宮
3. 御臨《王庭筠詩帖》一卷,灑金牋本行書 縱八寸一分、橫一尺八寸七分,淳化軒
4. 乾隆己卯 (二十四年) 御筆《為君難跋》一卷,宋牋本行書 縱一尺五分、橫三寸一寸六分,圓明園正大光明
5. 《御筆平定伊犁回部五十功臣像贊》一卷,西苑瀛台
6. 乾隆丙寅 (十一年)御筆《倣沈周桞蔭散牧圖》一卷,宣德牋本 縱一尺一寸二分、橫三尺三寸,圓明園西峯秀色
7. 御筆戊辰、己巳、丁丑較射詩一卷,蠟牋本行書 縱一尺一寸五分、橫一丈四尺八分,乾清宮
8. 乾隆丁亥(三十二年)御題《丁觀鵬仿張僧繇五星二十八宿圖》一冊 三十三幅,宣德牋本設色畫五星二十八宿神圖 縱八寸三分、橫二尺二寸,乾清宮

關於乾隆皇帝田黃「亮天工」璽
郭福祥

皇帝閑章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和個人特點,與皇帝的思想、性格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帝王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說,在多種多樣的閑章中,皇帝們獲得了一塊讓自己的思想放飛並自由馳騁的空間。特別是清代皇帝的閑章,絕大部分得以保存至今,種類齊全,體系完備。這些閑章從不同側面勾勒出清代皇帝們自身的性格特點、生活情趣、文化修養,成為難得的宮廷史研究資料。香港佳士得公司徵集到的此方乾隆皇帝的田黃「亮天工」璽就是一方反映乾隆皇帝思想的閑章。

此璽壽山石田黃質地,馬鈕,印面縱3.4釐米,寬2.2釐米,通高4.5釐米。印文為陽文「亮天工」三字。此璽在現藏於北京故宮的《乾隆寶藪》《嘉慶寶藪》和《道光寶藪》中均有明確著錄。經對比,無論是材質、體量,還是篆法、佈局都與《寶藪》中的記載完全相合。

乾隆皇帝寶璽的重要特點之一是擇取璽文的管道多種多樣,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管道是豐富的中國古代經史典籍。乾隆皇帝十分重視對漢文化的學習,自覺地利用儒家思想塑造自己,一生博覽群書,好學不倦。他深厚的文化修養在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反映,在其寶璽中亦有充分的體現,他的許多璽文直接或間接出自經史典籍。與治國理政和道德修養有關的寶璽璽文,多從《論語》、 《詩經》、《尚書》、《周易》、《禮記》等儒家經典中擇取。而一些吉祥勵志的璽文,則或出自睿裁,或選自古代名人典故。關於御書鈐用寶璽的印文,乾隆皇帝有過相當精闢的論述:「夫天子宸章,擇言鐫璽,以示自警,正也。即偶寓意別裁,然近玩物,不足為訓。」認為皇帝的印章要充分體現自己的性情和意志,要有感而發,有針對性地刻制,從而起到警示自己、鞭策自己的作用。他同時還給出了一些可為典則的實例,「如皇祖之‘戒之在得’、皇考之‘朝乾夕惕’、朕之‘猶日孜孜’,莫非寓戒慎之意。」如果按照上述的規律和原則,「亮天工」顯然符合乾隆皇帝對御用璽印印文的選取標準。

按「亮天工」典出《尚書》「虞書「中的」舜典「篇:」諮!汝二十有二人,欽哉!惟時亮天工。「按照現在的話說,就是「嘖唉!你們二十二個人,要恭敬盡職啊!要承受上天旨意,輔助成就功業。「根據《史記》的記載,帝堯老,傳位於舜,舜行天子政,對職官制度進行重要改革。對中央行政職責進行了具體劃分,分別委任於大禹等十人,明確所司,各執其事。另外還有委派到外面各處的十二州牧,宣揚帝德,代表天子治理四方。此二十二人,構成了帝舜時期完備的中央和地方管理體制。「亮天工」就是帝舜在任命上述各官之時對他們的職責所作的要求。這裡的「亮」為輔佐的意思,天工同「天功」, 意為上天之功。也就是說在上天護佑下,君臣之間合而相助,臣僚各敬其職,輔佐天子以立天下之功。乾隆皇帝之所以選取「亮天工」刻製印章,應該是對其上述出典有充分瞭解的。乾隆皇帝一生好學不倦,對古代典籍多能融會貫通,有自己的心得,「亮天工」的出典與其所期待的社會治理思想是相吻合的。以其為印文,既是對他所拔擢的諸多臣僚的期許和要求,同時也是對自己的鞭策,凸顯出為君者任人用事的重要性。正如典籍所載:」為人君者,誠知人臣所熙之事,皆祖宗之事,所亮之功,皆上天之功。則決不肯徇私意以用人,用匪人以廢事。則朝廷之政,得人修舉,天下之民,由是乂安矣。」君臣之間只有合而相助,才能獲得上天庇護,國泰民安,成就一代偉業。這一點從乾隆皇帝自己的御製詩中也可以得到證實。比如他在《謁大禹廟恭依皇祖元韻》中即有」深維作民牧,益凜亮天工」之句。而在《春仲經筵》中也有」毋自欺惟慎已獨,勖胥欽乃亮天工。君臣要在交相儆,心意由來本是同之句。詩作都提到了「亮天工」一詞,講的都是為君之道和君臣之間的關係。像這樣出自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又能反映出自己的思想境界,乾隆皇帝將其選作印文,刻成璽印鈐用,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此璽是乾隆皇帝即位初期製作的諸多小璽之一。這些小璽形式多樣,材質不同,但多為凍石。其鈐用也相對靈活多變,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使用頻率都比較高。通過對該璽鈐用狀況的分析,可以得知此璽的鈐用大致有幾種情況。

一是作為乾隆皇帝御筆書法和題記上的引首章使用。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弘曆行書張蘊古大寶箴卷》中,在乾隆御筆起首部分即鈐此璽,與後面的「乾隆宸翰」「惟精惟一」兩方壓腳章構成一組,此處的「亮天工」璽很明顯是作為御書作品上的引首章使用的,是為此璽用作御筆引首章之一􀀀。二是作為御筆書法和題記上的 壓腳章使用,或單獨或與其他小璽配合鈐用。如乾隆三十二年(1767),命丁觀鵬摹繪張僧繇五星二十八宿圖,在每一星宿的左頁都由乾隆皇帝御筆題寫了關於各星宿說明釋文,並鈐蓋不同的小璽,其中在風星神御筆釋文後面的左下角鈐有此璽,在星星神的御筆釋文後面的左下角鈐有此璽和「善與人同」璽,是為用作壓腳章之一例。三是其他特殊的鈐用。如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原存放於多寶格中的各種手繪瓷器、青銅器的小冊頁,可以視為乾隆皇帝御藏的藏品圖錄。在這些冊頁上,雖然沒有乾隆皇帝的御題,但在每一開上都鈐有乾隆帝的各式小璽,每開都不一樣,此方「亮天工」璽亦在其中。如《吉範流輝》古銅器冊頁中的「周螭梁盉」頁上即鈐有此璽。這種情況一般是表明皇帝御藏的性質,鈐用時可根據畫幅空餘之處相機鈐蓋,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在位置上沒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此方「亮天工」璽材質為壽山田黃石,整體質地溫潤,通透細膩,印體切割規整。上面圓雕馬鈕,馬呈側臥狀,四腿曲臥,頭向右側視,整體雕刻極精,體態豐腴,筋骨遒健,鬃毛細膩。其印文規矩,筆劃刻制一絲不苟。無論是印鈕還是印文刻法,都顯示出製作者較高的技藝水準。

更多來自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