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 RU (1896-1963)
PU RU (1896-1963)
PU RU (1896-1963)
2 更多
傅氏家族珍藏中國書畫(編號708-718)
溥儒(1896-1963)

秋江放棹/書法

細節
溥儒(1896-1963)
秋江放棹/書法
設色紙本/水墨灑金箋 成扇 一九五九年作
17.6 x 43.5 cm. (6 7⁄8 x 17 1⁄8 in.)
《秋江放棹》題識:
江風下空壁,江水復清淺。
當軒寫秋色,誰謂荊門遠。
木葉下幽居,楓林表絕巘。
芳草生蕙路,秋風被長坂。
浩然懷吾廬,雲壑何時返。
己亥(1959年)夏五月,懋嵐先生屬,心畬。
鈐印:溥儒

《書法》釋文:
帶雪搖空壁,翻雲撼石樓。渾如巴峽水,遠迸蜀江流。
村女淘舂粟,溪童繫釣鉤。三年棲瘴海,於此亦淹留。
伽藍舊游地,兵後失金容。亂樹穿頹壁,寒花繞臥鐘。
劫生雙碧水,僧散數青峰。只有靈湫在,風雷起蟄龍。
隴上分秋色,誰知少宰家。渠荒漁網碎,樹古鸛巢斜。
西浦無迴棹,東陵罷種瓜。可憐隄上柳,曾拂五雲車。
汐沚開蘭若,求參最上層。花寮金閣瓦,竹席石幢鐙。
掃地雲隨帚,焚香雨濕藤。上方泉落處,孤磬出崚嶒。
溪雲帶雨簟生寒,翠館山亭路幾盤。流水無情花落盡,何人倚遍玉闌干。
款識:心畬
鈐印:溥儒
出版
《傅氏家族珍藏中國書畫》,佳士得香港,2023年5月,第151頁,圖版117。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傅氏家族中國書畫珍藏記錄了來自新加坡的收藏家傅金洪及陳秀芳伉儷近半世紀的收藏和情誼。傅金洪先生出生於馬來西亞,在臺灣修讀音樂畢業後定居新加坡,於新加坡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手。陳秀芳女士成長於新加坡,後前往倫敦著名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學習設計。

傅氏家族中國書畫珍藏向大眾展示了橫跨清末至當代各個時期的傑作,上至傳統文人畫作,下至前衛、現代及抽象的油畫作品。九十年代初,他們創立了“緣畫廊”,舉辦了多場展覽,展出了吳冠中、弘一、李可染、陸儼少、吳作人、朱屺瞻、王己千等多位近現代及當代水墨畫家的作品。自傅氏夫婦榮休後,兒子傅凱立傳承二人的衣缽,繼續管理和拓展傅氏家族的藝術收藏。傅氏家族決定將其拍賣所得用作慈善用途,期望幫助患有自閉症、有特殊需要的兒童,以及有認知能力障礙的老年人。

更多來自 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