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茶圓撇口,深腹,圈足。外壁繪主僕三人,主人身披寬大衣袍行於前,一僕肩扛一壽桃隨其後,另一僕挑一扁擔,前挑一捆書畫與酒葫蘆,後擔一酒缸。一龍穿雲而出,並有山石花草夾雜期間。底青花書「大清康熙年製」楷書款。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近乎一致的康熙款茶圓,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五彩·鬥彩》,香港,1999年,圖版199號(圖一)。 此外,一對康熙人物圖茶圓於2009年10月7日售於香港蘇富比,拍品1611號,可作比較。
晉《博物志》曾載,「王母索七桃,以五枚與帝,謂三千年一生實...時東方朔竊從殿南廂窺母,母謂帝曰:此小兒三來盜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謂碩神仙也」。宋《太平廣記》又載:「朔見一枯樹,脫布掛樹,布化為龍...至太初元年,東方朔乘龍飛去,眾人見從西北上冉冉,仰望良久,大霧覆之,不知所適」。東方朔乃世俗人物投身仙緣的文化意象,本對康熙茶圓所繪之仙桃、雲龍紋飾恰與東方朔偷桃、布衣化龍又乘龍而去的典故相契合。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近乎一致的康熙款茶圓,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五彩·鬥彩》,香港,1999年,圖版199號(圖一)。 此外,一對康熙人物圖茶圓於2009年10月7日售於香港蘇富比,拍品1611號,可作比較。
晉《博物志》曾載,「王母索七桃,以五枚與帝,謂三千年一生實...時東方朔竊從殿南廂窺母,母謂帝曰:此小兒三來盜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謂碩神仙也」。宋《太平廣記》又載:「朔見一枯樹,脫布掛樹,布化為龍...至太初元年,東方朔乘龍飛去,眾人見從西北上冉冉,仰望良久,大霧覆之,不知所適」。東方朔乃世俗人物投身仙緣的文化意象,本對康熙茶圓所繪之仙桃、雲龍紋飾恰與東方朔偷桃、布衣化龍又乘龍而去的典故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