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尊盤口,闊頸,溜肩,鼓腹向下斂收,圈足微外撇。器內外施松石綠釉,外壁粉彩描金纏枝蓮紋與暗八仙,圈足內以描金書「乾隆年製」篆書款。
清康熙、雍正及乾隆三朝為中國製瓷工藝之頂峰時期,其間屢見新創技法與發明,巧匠尤擅以瓷質摹擬諸般物料器皿,至乾隆朝,此類擬仿藝作近乎完美。乾隆皇帝素鍾華麗繁縟的掐絲琺瑯器,御窯工匠為承聖心,遂大量燒造以瓷胎仿掐絲琺瑯器之作,器身以描金線代替掐絲。本拍品筆法細緻精湛,盡顯乾隆御窰的至臻工藝與創新精神,實屬瓷胎仿掐絲琺瑯器之典範佳作。
此尊所飾暗八仙紋,魚鼓、寶劍、花籃、荷花、葫蘆、扇子、陰陽板、橫笛乃八仙手持之法器,與纏枝蓮相映,共寓長壽延綿之吉願。
描金技法外,此尊所飾雙象耳亦與掐絲琺瑯器有異曲同工之妙。象耳取祥瑞之形,敦重凝練,結合瓷塑之雅韻及琺瑯器之立體風,映現乾隆御窯融匯古今、摹創兼備之特質。比較一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之乾隆款掐絲琺瑯番蓮紋象耳洗,藏品編號:故琺000653N(圖一)。
比較瓷胎仿琺瑯彩相近之例,可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一綠地粉彩描金纏枝蓮紋方茶壺,底金彩篆書「大清乾隆年製」,藏品編號:中瓷003317N(圖二)。另一相關松石綠地粉彩描金團龍紋瓶,兩側帶雙龍耳,亦書金彩六字篆書款,於1988年6月3日紐約佳士得拍賣,拍品304號(圖三),後拍賣於香港蘇富比,2022年9月21日,拍品213號。
清康熙、雍正及乾隆三朝為中國製瓷工藝之頂峰時期,其間屢見新創技法與發明,巧匠尤擅以瓷質摹擬諸般物料器皿,至乾隆朝,此類擬仿藝作近乎完美。乾隆皇帝素鍾華麗繁縟的掐絲琺瑯器,御窯工匠為承聖心,遂大量燒造以瓷胎仿掐絲琺瑯器之作,器身以描金線代替掐絲。本拍品筆法細緻精湛,盡顯乾隆御窰的至臻工藝與創新精神,實屬瓷胎仿掐絲琺瑯器之典範佳作。
此尊所飾暗八仙紋,魚鼓、寶劍、花籃、荷花、葫蘆、扇子、陰陽板、橫笛乃八仙手持之法器,與纏枝蓮相映,共寓長壽延綿之吉願。
描金技法外,此尊所飾雙象耳亦與掐絲琺瑯器有異曲同工之妙。象耳取祥瑞之形,敦重凝練,結合瓷塑之雅韻及琺瑯器之立體風,映現乾隆御窯融匯古今、摹創兼備之特質。比較一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之乾隆款掐絲琺瑯番蓮紋象耳洗,藏品編號:故琺000653N(圖一)。
比較瓷胎仿琺瑯彩相近之例,可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一綠地粉彩描金纏枝蓮紋方茶壺,底金彩篆書「大清乾隆年製」,藏品編號:中瓷003317N(圖二)。另一相關松石綠地粉彩描金團龍紋瓶,兩側帶雙龍耳,亦書金彩六字篆書款,於1988年6月3日紐約佳士得拍賣,拍品304號(圖三),後拍賣於香港蘇富比,2022年9月21日,拍品213號。
.jpg?w=1)
.jpg?w=1)
.jpg?w=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