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w=1)
.jpg?w=1)
夏威夷私人珍藏(編號 108-109)
劉丹
太湖石
细节
劉丹
太湖石
水墨紙本 鏡框 一九九三年作
38.4 x 44.5 cm. (15 1⁄8 x 17 ½ in.)
題識:蘇州府所屬洞庭山,石產水涯,惟消夏灣者最佳。性堅而潤,有嵌空、穿眼、宛轉、嶮怪勢。一種色白,一種色青而黑,一種微黑青。其質文理縱橫,籠絡起隱,於石面遍多坳坎,蓋因風浪中衝激而成,謂之“彈子窩”,扣之微有聲。採人攜鎚鏨入深水中,度奇巧取鑿,貫以巨索,浮天舟,設木架絞而出之。此石以高大為貴,惟宜植立軒堂前,或奌喬松奇卉下,裝治假山,羅列園林廣榭中,頗多偉觀也。癸酉(1993)年初春過檀島為觀漢先生寫。劉丹。
鈐印:劉、丹、忽然客
太湖石
水墨紙本 鏡框 一九九三年作
38.4 x 44.5 cm. (15 1⁄8 x 17 ½ in.)
題識:蘇州府所屬洞庭山,石產水涯,惟消夏灣者最佳。性堅而潤,有嵌空、穿眼、宛轉、嶮怪勢。一種色白,一種色青而黑,一種微黑青。其質文理縱橫,籠絡起隱,於石面遍多坳坎,蓋因風浪中衝激而成,謂之“彈子窩”,扣之微有聲。採人攜鎚鏨入深水中,度奇巧取鑿,貫以巨索,浮天舟,設木架絞而出之。此石以高大為貴,惟宜植立軒堂前,或奌喬松奇卉下,裝治假山,羅列園林廣榭中,頗多偉觀也。癸酉(1993)年初春過檀島為觀漢先生寫。劉丹。
鈐印:劉、丹、忽然客
来源
來源:現藏家直接得自畫家。
更多详情
1981年,劉丹移居夏威夷檀香山,因而結識余觀漢先生。余先生為當地華僑,與劉丹一見如故,時常到訪工作室或共進晚餐,並多方為其引薦人脈。在劉丹創作首幅《字典》之際,余先生亦屢次造訪,是藝術家夏威夷時期最為親近的摯友之一。此兩幅劉丹作品由余氏家族珍藏至今。
荣誉呈献

Carmen Shek Cerne (石嘉雯)
Vice President, Head of Department, Chinese Pain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