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VERY RARE PAIR OF HUANGHUALI 'SOUTHERN OFFICIALS' HAT' ARMCHAIRS, NANGUANMAOYI
Prospective purchasers are advised that several co… 顯示更多 The 'Ecke' Chairs
十七世紀 黃花梨南官帽椅成對

17TH CENTURY

細節
十七世紀 黃花梨南官帽椅成對
39 in. (99.1 cm.) high, 24 7/8 in. (63 cm.) wide, 21 ½ in. (54.6 cm.) deep
來源
古斯塔夫‧艾克 (1896-1971) 珍藏,檀香山
Robert Moore,洛杉磯
瑪麗·泰瑞莎·L·維勒泰 (1923-2015) 珍藏
出版
古斯塔夫‧艾克,《中國花梨家具圖考》, 1944年,頁104,圖版82號
注意事項
Prospective purchasers are advised that several countries prohibit the importation of property containing materials from endangered speci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coral, ivory and tortoiseshell. Accordingly, prospective purchasers should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relevant customs regulations prior to bidding if they intend to import this lot into another country.

拍品專文

中國座椅可分為三大類別:官帽椅、圈椅及玫瑰椅。在此三組椅類之內又可再加以細分,例如南官帽椅及不出頭圈椅。然而,按近年出版的家具參考書籍所述,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新近編成的多卷巨著《故宮博物院藏明清家具全集》,則提出了一點:座椅從可以上三類基本分類衍生無數種版本。本對南官帽椅正是從標準扶手椅巧妙延伸而成的變奏。

本對南官帽椅通體以方材構成,全身一律為素混面,各方材組件邊緣之綫腳為惟一裝飾元素,簡練雋永,椅盤前方、兩側、扶手及腳踏一帶因使用經年而稍有磨損。

最接近本椅之例為著錄於張金華《維揚明式家具》之一柞榛木方材南官帽椅,見前揭書,2016年,82至85頁 (圖1),兩者牙條之設計相似,均有異於傳統風格。作者指出,此椅一般在羅鍋棖或直管橫棖上加矮老後直接榫接於椅盤底,有別於本圖所示,即上下兩端為直或羅鍋棖,中部加矮老。張氏認為此乃維揚家具之獨有特徵。

本椅牙條,牙頭及底框後側採台座式,非常獨特,或為孤例,很可能來自揚州以東地區。此一設計演變自壺門式券口牙子牀榻(圖2),屬中國古典家具最早期造型之一,最早可見於公元四世紀的繪畫。本椅制式正符合維揚明式家具之典型風格。張氏云:「…台座式家具頻繁出現,不僅説明了是士人地位的象徵,更是一種品味的標榜」。

本椅兩側及後方均採台座式,非常罕見,或為孤例,很有可能出自揚州以東地區。此一設計乃演變自壺門式券口牙子牀榻(圖2),屬中國古典家具最早期造型之一,可追溯自公元四世紀的繪畫。本椅之製式正符合維揚明式家具之典型風格。張氏認為,牀榻在中國早期繪畫裡頻繁出現,反映它不僅是知識分子之身分象徵,更是當時的品味標準。亦可參考一結構與本拍品相似之十七世紀雞翅木台座式榻,,於紐約佳士得古典中國家具博物館故藏拍賣拍出,1996年9月19日,拍品編號13(圖3)。

更多來自 家族遺珍:瑪麗‧泰瑞莎‧L‧維勒泰亞洲藝術珍藏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