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MPORTANT AND EXTREMELY RARE IMPERIALLY INSCRIBED GREENISH-WHITE JADE "TWIN FISH" WASHER
AN IMPORTANT AND EXTREMELY RARE IMPERIALLY INSCRIBED GREENISH-WHITE JADE "TWIN FISH" WASHER
AN IMPORTANT AND EXTREMELY RARE IMPERIALLY INSCRIBED GREENISH-WHITE JADE "TWIN FISH" WASHER
2 更多
Prospective purchasers are advised that several co… 顯示更多 THE FLORENCE AND HERBERT IRVING COLLECTION
清乾隆 青白玉御題詩雙魚洗 《乾隆年製》四字隸書刻款

CHINA, QING DYNASTY, QIANLONG INCISED FOUR-CHARACTER MARK AND OF THE PERIOD, DATED BY INSCRIPTION TO THE CYCLICAL BINGWU YEAR, CORRESPONDING TO 1786

細節
清乾隆 青白玉御題詩雙魚洗 《乾隆年製》四字隸書刻款
10 in. (25.4 cm.) diam., hongmu stand
來源
香港蘇富比,1979年11月28至29日,拍品405號。
Ashkenazie & Co.,舊金山,1982年。
歐雲伉儷珍藏,編號392。
出版
蘇富比,《香港蘇富比二十周年》,香港,1993年,頁295,編號514。
蘇富比,《香港蘇富比三十周年》,香港,2003年,頁328,編號378。
注意事項
Prospective purchasers are advised that several countries prohibit the importation of property containing materials from endangered speci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coral, ivory and tortoiseshell. Accordingly, prospective purchasers should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relevant customs regulations prior to bidding if they intend to import this lot into another country.

拍品專文

君心繫古
乾隆青白玉御題詩雙魚洗

此御製雙魚洗工精料絕,其玉色淡青,底銘「乾隆年製」四字隸書款,周圍環刻四十字乾隆御製詩,詩末題為「乾隆丙午 [即公元1786年] 閏秋御題」之作。全詩曰:「雙魚同漢式,圓洗異周金。貯水色如一,非銅味不侵。堪欣漸還古,弗致日趨今。設展羲經對,應知君子心。」

詩末鈐刻兩方印,一者為玉地金字,另一方則是金地留白,印文分別為「古稀天子」、「猶日孜孜」。乾隆皇帝共有「古稀天子」印四十二方,「猶日孜孜」印二十四方。故此,二印同時出現於這件備受珍視的玉洗之上,誠屬情理之中。此洗的描金年號款、御製詩、紀年和印章,俱刻於器底。全詩出自《清高宗御制詩文全集》,北京,1993年,第八冊,頁713,標題為《題和闐玉雙魚洗》。 (圖一)

形制相仿且刻仿古雙魚紋的已知乾隆玉洗有三例,本作品以器型之大稱魁。日內瓦包爾珍藏一例小巧玉洗 (口徑13.2厘米),器內顯然不具題識,圖見Pierre-F. Schneeberger所著《The Baur Collection – Chinese Jades and Other Hardstones》編號B10 (日內瓦:1976);英國私人珍藏中也有一例略大的未發表玉洗 (口徑17.8厘米);本拍品口徑為25.5厘米,為三者之冠。英國私人珍藏玉洗略小,底有刻工規整的矮足,本拍品亦然,但本拍品底承五足,而私人珍藏例僅有四足。此外,私人珍藏玉洗的御題和干支紀年,均與本拍品一般無二。

此類玉洗的魚紋銳意仿古,二魚左右並列,輪廓略往內用斜刀深雕而成,風格比其他玉雕的常見造型更為謹嚴。如題識所言,這款雙魚紋器物在漢代青銅器中比比皆是,其中數例更曾納入乾隆的宮廷珍藏。《西清古鑑》合共收錄六件漢代青銅雙魚洗,詳見《西清古鑑》(欽定四庫全書本) 卷二頁692-5 (上海:2003)。(圖二)《西清古鑑》共四十卷,乃乾隆命人編修的古代青銅器圖錄,由梁詩正 (1697至1763年)、于敏中 (1714至1778年) 及蔣溥 (1708至1761年) 在1749至1755年間奉敕纂修而成,共收錄皇家珍藏青銅器約1529件。書中收錄的圖譜,對乾隆年間御製玉器的樣式影響深遠。

新加坡李光前文物館藏一例漢代青銅洗,器內也有類似的雙魚紋,圖見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前文物館》頁306編號336 (新加坡:1990)。該洗的雙魚之間,多了一句簡短的吉祥語。這類青銅器跟玉洗一樣,其雙魚皆面朝同一個方向,而不是像其他器物般,以首尾相向的造型出現。安徽和江蘇墓葬文物中,也有類似的雙魚紋青銅洗,其二魚之間有一線相連,描寫的應是提魚之繩,這兩件文物的斷代為公元245及295年,圖見《考古》1978年第3期頁155圖3,以及《考古》1984年第11期圖版3圖6。另一例近似青銅洗為遼寧博物館珍藏,其紋飾雖是一鳥一魚,而非雙魚,但裝飾風格相近,題識所示為東漢永興元年 (即公元153年) 之作,圖見《遼寧省博物館》圖版28及29 (文物出版社:1983)。

這類工整的雙魚紋,亦見於早期陶瓷。有一小批早期的越窯洗,其靈感顯然來自雙魚紋青銅器,其中一例是大維德爵士珍藏西晉 (公元三世紀末至四世紀初) 越窯雙魚洗,圖見蘇玫瑰著作《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 A Guide to the Collection》頁33圖版13 (倫敦:1989)。大維德洗的雙魚口部連刻一線,起伏有致。牛津大學艾希莫林博物館的英葛蘭珍藏 (Ingram Collection) 也有一例早期越窯洗,圖見Mary Tregear所撰《Catalogue of Chinese Greenware》編號13 (牛津:艾希莫林博物館,1976),其內底飾類似的工整雙魚紋,但雙魚之間無線相連。西漢的冷塗器物間或亦飾魚紋,奈良大和文華館藏公元一世紀魚紋盤便是一例,圖見《吉祥特展:中國吉祥藝術題材》頁66編號42 (東京國立博物館:1998)。

是次拍賣的御製玉洗以魚紋為飾,這不僅是以古為師,更與魚的文化意涵有關。魚與和諧之關聯,可追溯至道家學說,尤其是傳為莊周 (公元前369至298年,繼老子後的道家奠基人之一) 所著的《莊子》。莊子常用魚及其他比喻,來代表安時處順之眾生。《莊子‧秋水》篇涵蓋甚廣,其中提到:「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莊子在第六章<大宗師>中,曾引述孔子之言,以闡釋道家思想:「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循此思路,游魚引申為「魚水和諧」亦屬意料之中。若盛之以水,本玉洗內底的魚紋洵為「魚水和諧」的最佳詮釋。

乾隆皇帝愛玉成癖,兼之好古慕雅,故其治下宮廷訂製的仿古玉器數量可觀,其中一部份鐫「乾隆仿古」字樣。就本拍品而言,乾隆皇帝的用意在器底所刻的御題中已一覽無遺。明清歷代皇帝之中,最熱衷於蒐藏和贊助玉雕者,應首推清高宗 (即乾隆帝)。即位之初,他對宮廷玉雕的做工頗有微辭,並常督促玉作精益求精。乾隆初年,玉作匠師面對的難題之一是缺乏合適的玉材,及至1750年代,連年征討準噶爾和回部之後,新疆地區終納入中國版圖,自此每歲春秋兩季向清廷進貢和闐玉。這批新添的上乘玉材,使宮廷玉作如虎添翼,終琢製出皇上夢寐以求的極品玉雕。毫無疑問,本拍品完全符合皇家的嚴格要求,方有幸配以御製詩和乾隆心愛印章二枚,其地位之高,於此可見一斑。

蘇玫瑰
資深國際學術顧問 亞洲藝術部

更多來自 髹金飾玉 - 歐雲伉儷珍藏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