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
水墨 壓克力 畫布
1977年作
簽名:春翔 Chao;Chung HSIANG Chao
來源
現藏者直接購自藝術家本人

拍品專文

二十世紀初始西方經驗的東傳,引領中國現代美術在傳統與革新、東西藝術形式間無窮盡的探索,首先由林風眠開創了中西交融的彩墨畫風,以濃厚的東方文人畫氣質,重新演繹西方立體派的藝術觀念,進而啟發了趙無極、朱德群等藝術後進,更深層地潛入探究東西方藝術激盪出的無限可能,創作出深具東方風采及西方藝術語彙的抽象表現形式;身處相同的時代背景,同為出身杭州藝專,師承林風眠、吳大羽及潘天壽,在面臨西方強烈衝擊下思索中國藝術將如何走向現代化的命題時,趙春翔三十餘載的藝術生涯,足跡遠佈西班牙、巴黎,最終落足紐約,一生行旅於東方文人水墨與西方抽象主義之間,勇於追尋、實踐、開拓出獨具強烈個人風格藝術語言,在抽象形式實驗中堅守傳統文人畫精髓,並在材質上力求精進創新,對中國美術現代化過程的推進,寫下貢獻斐然的一章。 在1958至1965年間,趙春翔「以油畫的大篇章來表現具有中國墨韻的蓬勃氣概,(應用)薄粉色為底…松節油、桐油及亞麻仁油混劑」 ,創作了一系列豪邁奔放、色彩濃重的油畫;1962年《抽象》(Lot 2119)中大膽狂放的筆觸,源自趙春翔深厚的書法底蘊,將他從早期偏愛擅長的水墨淡彩中解放,透過繫上大塊海綿的羊毫筆、刮刀,以及特別研發調製的厚稠顏料,泱泱揮灑出與伊夫.克萊因相庭抗禮的強烈書法性抽象繪畫,趙春翔游刃的書法筆勢在線性舞動的勁道間,擘劃出饒富律動的空間感。 1970年過後,當曾經席捲紐約的抽象表現主義熱潮逐漸褪沒,趙春翔也開始重新思索西方抽象的精神本質,參透其中奧義實然與傳統書畫中向來對於形、色表現力求簡化,以求象外之象的精澈境界,不謀而合。在解構西方抽象形式的概念本質之後,趙春翔進一步昇華了擷取自西方審美形式上的啟蒙,精神面則重新回歸到中國文化哲理,採用兼具油彩厚實以及水彩澄透特性的壓克力顏料,混以墨色,再創現代水墨的新里程。趙春翔以中國式線墨勾勒出1976年《生命的圓融》(Lot 2117)中的鳥兒,線條簡潔卻強韌、明確,面部的描繪則極富立體派幾何性切割平面的詮釋;最後再以近似中國傳統民俗中釉漆般的鮮麗色彩,滴畫圈點出層次豐富的彩點與色塊,營造出如同隔著珠簾觀畫的視覺意境。《家庭》(Lot 2118) 一作更見其愈加自由揮灑,任由綠色顏料在畫面上方墨痕未乾之際,不加拘束地滴流而下,與下方隨筆渲染圈之的同心圓相互呼應,趙春翔自信結合中國傳統墨韻與西方抽象,於畫中保留代表東方藝術精神的表徵元素,借用文人畫中慣見的竹葉、雛鳥、日月等自然界物象(Lot 2210《和諧家庭》;《邁步向前的雛鳥》; 《無題》; Lot 2120《呵護》),透過如陰陽、太極等中國文化符號的隱喻,在中西合璧的試煉中,闡述傳統儒道哲思敦睦慈愛的情懷,豐富其個人所獨創的象形水墨式抽象語言。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藝術  (日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